blog
2025-07-31

厦大陈同学为何在网上出口成“脏” 网络文明之问

7月30日晚,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已关注到该校学生陈某某在社交平台发布辱骂国家运动员的不当言论情况,对此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作出严肃处理。

看到这则通报后,特意去搜了一下陈同学的言论。读完之后,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其发言已经达到了出口成“脏”的地步。说话尖酸刻薄、口吐污言秽语且毫无顾忌的态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辱骂”的范畴。

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位运动员,表达一下自己的好恶本来也很正常,但即使对某位运动员无感,为何要用如此恶毒甚至不堪入目的语言去攻击对方?从网上搜索到的信息看,陈同学在被举报后仍然在朋友圈里发表着满不在乎的言论,很难看出一点吸取教训的样子,对于自己说出的恶毒语言,恐怕也没有太当回事。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能考进名牌大学,足以证明该同学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文化水平,且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为何一到了网上,却会露出如此不堪的面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情况并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上,语言的粗鄙化似乎已成为普遍趋势。尤其是热点事件的评论区,往往是粗鄙语言的“重灾区”,相互诅咒、侮辱、攻击,很多时候已经到了没有下限的地步。如此乌烟瘴气的环境,常常让人感到沮丧——有话好好说,在社交媒体时代仿佛已经是稀缺品。

按理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尤其是很多网友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的眼界、见识都已经超越了父母辈。可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网络空间的文明程度并没有相应的进步,相反,还面对着退化的危险。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因为网络普及了,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都能上网了。但事情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那个辱骂国家运动员的年轻人,难道不就是最典型的反例?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31/4867761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