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1

防汛抗灾不容谣言添乱 共筑清朗信息环境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防汛形势严峻。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争分夺秒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际,一些涉汛谣言却趁机滋生、肆意传播,干扰防汛救灾大局。

有的将其他地区的灾害视频移花接木,谎称是本地发生的灾情;有的故意夸大受灾情况,编造虚假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有的传播未经证实的救援信息,误导公众、制造恐慌。这些谣言不仅混淆视听,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误导公众认知和政府决策,给防汛救灾工作带来严重阻碍。

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每一个信息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真实、准确的信息是公众判断风险、配合救灾的基础。如果虚假谣言肆意传播,会压缩真实信息的“生存空间”,极易引发盲目避险、抢购物资等无序行为,消耗有限的救援资源,干扰救援行动,甚至导致次生灾害。

防汛抗灾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宝贵的社会注意力与救援资源如果被谣言牵制,就会增加社会防灾成本,影响防汛抗灾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公安部门已对多起编造、传播汛情谣言的案件进行查处,彰显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鲜明态度。

涉汛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人为博眼球、蹭流量,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另一原因是部分网民缺乏辨别能力,盲目跟风转发,为谣言的扩散提供了土壤。此外,网络平台的监管漏洞也使得谣言得以快速传播。公众需认识到:蹭热点、博眼球的行为终将付出法律代价;随手转发未经核实的“小道消息”可能会成为谣言的推手。

防汛救灾是一场全民战役,抵制谣言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权威部门应主动及时发布汛情动态、救灾进展,用透明度挤压谣言空间;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涉汛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造谣传谣者,形成有力震慑;网络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信息的审核管理,及时拦截不实信息;每位网民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增强辨别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这样才能让涉汛谣言无处遁形,让救灾信息畅通无阻,让社会力量精准驰援。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1/4868017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