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1
三部门重拳整治 7月起严打“老赖” 拒执将成刑事罪名。2025年7月1日,拒执行判决将不再只是“赖账”,而是刑事罪名的起点。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实施。从此之后,赖账不仅是耍无赖,还要面对公安立案、检察起诉、法院量刑的整条链条。
比起以往只是“拉黑”“限高”,这次动的是真格:逃避法院判决,直接可能进监狱。这不是喊口号,而是一次对系统执行力底线的矫正,更是一次对“老赖灰产链”的精准掐断。
在司法系统内部,有一种共识:判决书只写在纸上、兑现不了,是整个法治生态的最大羞辱。中国每年有超过8000万起执行案件,但其中将近20%在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陷入僵局。央视《新闻调查》曾披露,在部分基层法院,法院执行员每天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人、冻结账户、进门。一张已经判下来的法院判决书,成了一种尴尬的“白条”。
其中最让办案人员无奈的是被执行人明显有履行能力却耍赖拖延。例如,北京某中院执行法官透露,他们经手的一起标的1200万的案件,被执行人名下有别墅、豪车,却连续3年零付款。原因很简单:查封资产用的是老婆的名字,账户用的是合伙人名义转移,人在泰国,每年回来参加一场酒局都不怕。
过去,就算法院申请公安协助立案,公安机关也往往因证据不齐或标准模糊而“挂起不理”,最后不了了之。检察机关也难以介入,导致执行案基本“死”在执行程序内。正是这种司法现实,逼出了“两高一部”的这次“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