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15

媒体:丢手表女游客隐私权应被尊重 不应有“特权想象”

近日,山西大同两名环卫工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儿童手表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网上有传言称,当事女游客卢女士是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的干部,因此当地才如此上心。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该信息不实,卢女士并非该院干部。

媒体:丢手表女游客隐私权应被尊重

7月1日下午,卢女士一家从深圳乘坐高铁抵达大同,孩子在车上玩耍时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下车时不慎遗忘。出站后,卢女士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手表具备定位功能,查询发现手表仍在大同南站,卢女士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随后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了手表,并于当晚送还给卢女士。

媒体:丢手表女游客隐私权应被尊重 不应有“特权想象”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卢女士的行为更多展现的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并没有特权因素掺杂其中。她和家人的隐私权理应被尊重。深圳市和大同市没有隶属关系,工作上的对接也不多,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特权介入了此次事件。卢女士的孩子属于未成年人,丢手表只是一个无心之失,其全家的隐私权应当受到保护。

此外,这起事件更像是大同城市管理局试图讲述一个“游客至上”的故事。梳理时间线可以发现,卢女士丢失手表是7月1日,拨打12345热线并顺利找到手表是7月2日。7月6日下午,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这个他们认为感人的故事。文章开头强调了大同城管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城市的文明温度。然而,随着报道深入,网友的关注点转向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劳动。最终,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逆转。

在这个过程中,卢女士的职业身份并没有影响事件走向。在没有更多涉及特权因素的证据之前,卢女士一家的隐私权理应被尊重。这才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态度。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15/4860697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