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23

多地俄罗斯商品馆迎来闭店潮 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引发倒闭

多地俄罗斯商品馆迎来闭店潮 虚假宣传与消费欺诈引发倒闭!俄罗斯商品馆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迅速扩张到大规模闭店的骤变,成为商业泡沫的典型案例。

多地门店集体关闭。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出现集中闭店潮。以杭州为例,2024年底至少有10家门店,至2025年7月仅剩6家,武林路、新天地购物中心等核心商圈的门店已改为文创店或彻底清空。仍在营业的门店多数处于清仓状态,如杭州大悦城门店全场3.5折促销,烘焙区停售;工联CC门店部分商品“10元两件”甩卖。行业生命周期极短,扩张集中于2024年8月至12月,但2025年初已开始闭店,部分门店经营不足半年。上海浦东某店开业40天亏损16万后关停。

闭店的核心原因包括虚假宣传与信任崩塌、价格虚高与消费欺诈、加盟乱象与品控失控以及情绪消费退潮。多数热销商品实为国产,例如“俄罗斯大列巴、风味牛筋肠”产自黑龙江哈尔滨,执行中国生产标准(GB/T 20981),仅包装标注俄文。俄罗斯榴莲糖、骆驼奶等商品在俄根本不存在。俄文标签错误百出,甚至出现拼音式俄语。俄罗斯官方打假,驻华大使馆公开声明中国市场仅6家官方授权“俄罗斯国家馆”,其余多为假冒,呼吁消费者警惕。

价格虚高与消费欺诈也是一大问题。线下售价普遍高于线上同款,如喀秋莎巧克力线下49元/根,线上仅半价。商家利用“支持俄罗斯”情绪营销,将国产商品溢价售卖,消费者复购率趋近于零。

加盟乱象与品控失控方面,品牌方以“3个月回本、毛利50%”吸引加盟,收取高额加盟费后提供低质国产临期商品。加盟商自行采购贴牌商品,导致同品牌门店价格体系混乱,部分商品进货价3.3元却售价15元。

情绪消费退潮也是原因之一。消费者初期因“中俄友好”“支持俄罗斯”心理购货,但商品口味(高糖高盐)不符国人习惯,复购率低。密集开店导致一条街出现4-5家俄货店,新鲜感迅速消失。

监管与市场反制加速了这一现象的崩盘。上海2025年1月排查47家门店,南京、杭州要求明确区分“进口区/国产区”,对虚假宣传、无中文标签等行为进行处罚。舆论发酵,俄罗斯博主探店视频揭露“假俄货”,进一步削弱信任。

商业模式本质缺陷依赖信息差和情绪红利,忽视产品力与供应链建设,注定短命。消费者觉醒,从“为情怀买单”转向理性消费,拒绝溢价伪进口商品。监管趋严下,“XX国家馆”类伪进口模式难再复制。未来正规俄货或回归跨境电商、官方授权店等透明渠道。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23/4864428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