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25

6岁女孩确诊性早熟 医生提醒 警惕不当滋补催熟孩子

南京6岁女孩媛媛在跳舞时,胸前凸起的轮廓引起了家人的担忧。医院诊断结果为中枢神经性性早熟。这个本应在幼儿园玩耍的孩子,身体正以一种失控的速度奔向青春期。背后的原因隐藏在家长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半年不间断的牛初乳、顿顿不离的红烧肉、凌晨才熄灭的床头灯。

媛媛妈妈至今仍不明白:“牛初乳不是增强免疫力吗?每天一杯,怎么就错了?”母婴店宣传页上,牛初乳被包装成“黄金补品”,并标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字样,这让焦虑的家长们心甘情愿地购买。然而医生指出,这类含高浓度激素的滋补品对幼儿来说并非营养,而是“催熟剂”。

讽刺的是“肉蛋奶管够”的喂养逻辑。媛媛顿顿要吃炸鸡腿和红烧肉,家长认为“孩子长身体就要多吃肉”,却忽略了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会转化为内分泌紊乱的“燃料”。数据显示,近十年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翻了三倍,其中超重儿童的性早熟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我们总怕孩子“吃不饱”,却忘了“吃太好”可能更危险。

媛媛的作息表也藏着隐患:晚上11点后才睡觉,周末要么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要么被塞进各种兴趣班,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家长觉得“孩子精神好,少睡点没事”,却不知道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深夜10点到凌晨2点,而光照不足和运动缺乏会直接打乱内分泌节律。

这像一场恶性循环:久坐导致肥胖,肥胖加剧激素失衡,激素紊乱又让孩子更不爱动。儿科诊室里越来越多这样的小患者:4岁男孩长喉结,5岁女孩来月经。他们的共同点是抽屉里塞满保健品,手机成为睡前玩伴,游乐场成了稀罕去处。家长们忙着给孩子“加餐”“报班”,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成长规律:孩子需要的不是补品,而是跑跳的汗水和规律的睡眠。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25/4865080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