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到来,不少大学生选择做日结兼职来挣零花钱。市场上虽然有很多兼职岗位,但在选择时需谨慎,特别是当涉及出借出售个人隐私信息时更应慎重,否则不仅可能赚不到钱,还可能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李华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假期经常找些日结兼职。一次兼职期间,用工单位让李华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了一个手机号,并将身份证复印件和手机号交给工作人员,还配合进行了“扫脸”。当天结算完报酬后,李华离开了。
一年多后,某知名运动品牌公司发现某电商平台一网店售卖带有其品牌logo的假冒商品。经调查,该网店登记的经营者为李华,于是该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李华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维权开支共计30万元。
李华辩称自己是被冒名注册网店,没有实际参与经营,对售假行为不知情也未从中获利,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庭审时,某知名运动品牌公司确认案涉网店已经关闭。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李华向某知名运动品牌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20000元。该判决已生效。
在本案中,案涉网店未经某知名运动品牌公司的许可,在店铺销售侵犯该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构成商标侵权。李华作为案涉网店登记的经营者,虽主张自己是被冒名注册,但根据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流程可知,他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并完成了刷脸采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等实名认证手续。这些事实表明李华对注册网店知情且配合,不属于所谓的“被冒名注册”。
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李华应当预见出借个人身份信息存在的法律风险。因此,他因出借个人身份信息注册网店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在信息网络时代,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都是重要个人信息,切忌贸然出借或出售。否则,不仅可能导致信息泄露,还可能因在客观上为他人实施违法行为提供帮助而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者甚至涉嫌刑事犯罪。公民在求职过程中也需增强法律意识并提高警惕,谨防掉入求职陷阱、泄露个人隐私。
猜你喜欢





最新发布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综合新闻,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综合新闻,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综合新闻,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综合新闻,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综合新闻, 2025-08-08
热门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
-
广东一地错发30万补贴公告追回
- 作者
-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