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27

北大拟将全面取消绩点 教育回归本质

北京大学宣布将全面取消绩点制度。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北大拟将全面取消绩点

北大的改革并非孤例。早在2015年,清华大学就率先以12档等级制取代GPA评价,强调多元评价体系,直指“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问题;2019年清华进一步完善制度,减少分数对学生的捆绑。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也陆续调整评价体系,或取消绩点排名,或推行“等级制+综合评价”模式。这些改革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打破“唯绩点论”,让教育回归本质。

北大拟将全面取消绩点 教育回归本质

事实上,北大的“去绩点化”经过了数年试点与探索。2022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率先推出《等级制成绩评定方式试用方案》,成为首个“吃螃蟹”的院系。2025年初,北京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到,学生中存在片面追求GPA的倾向,拟进一步改革完善学业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包容的成长环境。2月,北大官微发表文章介绍了获得北大教学成就奖的王世强教授推动“去绩点化”改革的历程。三年时间过去,去绩点改革推进后的变化开始有了群体性显现。学生们普遍反馈在卷绩点、卷记忆性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不再“被捆绑在成绩的战车上”,更多的精力释放出来,也能早早投在科研工作或兴趣所在。

北大拟将全面取消绩点 教育回归本质

国内顶尖高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普遍超过60%,北大、清华更是高达80%左右。而无论是推免保研还是出国深造,绩点都是核心标尺。在激烈的竞争中,“刷绩点”成了常态:有人为刷新小数点后两位分数重修课程,有人专攻“给分高、难度低”的“水课”,有人考前疯狂刷题却忽视知识本质。取消绩点是否能终结“内卷”并不简单。一些学生表示,他们更多是对低绩点的恐惧。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强基计划学生陈佳璐深感对GPA的考量限制了自己的课程选择,尽管学习数理课程非常有必要,但她只能尽可能少选这些课程。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27/4865674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