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食外卖“差别对待”?得治 揭秘餐饮“双标”现象。近年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餐饮商家存在堂食外卖“双标”现象,即外卖用冻肉而堂食用鲜肉、外卖用陈米而堂食用新米等。消费者花同样的钱点同款食物,但外卖和堂食吃到的食物品质却有所不同。记者走访了多家餐饮商家,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调查。
杭州的林先生表示,他发现很多菜在堂食时很好吃,但点外卖后味道就变了,甚至感觉食材也有差异。他曾点过一次烧烤外卖,发现商家把烤油边换成了护心肉,而护心肉的批发价格要低很多。王女士也提到,她在同一家咖啡店点拿铁,堂食用的是巴氏鲜奶,但外卖时口感明显不同。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经营烤肉的餐厅,看到三名店员忙着出餐,吧台上整齐排列着外卖订单。商户艾先生表示,“外卖用冻肉,堂食用鲜肉;外卖用陈米,堂食用新米”的“双标”行为对多数正规商家而言并不现实。中午和晚上是店里最忙的时候,人手紧张,难以做到“两套生产线”。
在一家主营披萨的餐厅,店长陆先生展示了食品加工流程图。堂食和外卖的菜品采购加工、制作环境与过程相同,公司还对外卖包装和保温作出严格规定,以保证外卖与堂食口感一致。对于外卖“双标”的说法,一家咖啡厅老板王女士表示无奈。她解释道,有些咖啡表面的奶沫很受顾客喜爱,但如果做成外卖,在配送过程中奶沫会塌陷,导致顾客质疑,因此只能被迫“双标”。
采访中一些商家表示,近几年餐饮业经营困难,加上外卖平台佣金高、经营成本压力大等原因,不排除个别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用料“双标”。此外,消费者反映更多的问题是“外卖分量不足”和“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
李女士经常遇到麻辣烫外卖分量不足的情况,例如一份土豆片2元,但店员只给夹了一片。熊先生则表示,同一家店里的红烧小排,堂食大约有12到15块排骨,点外卖却只有不到10块。
猜你喜欢

分众与支付宝联手打造 「碰一下」新生态;...
消费动态 分众与支付宝联手打造 “碰一下” 新生态 8月6日,分众传媒和支付宝在上海举行“一‘碰’即发——百万电梯、千亿流量、万亿商机,碰见商业新入口” 主题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