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30

涉基孔肯雅热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病例数上升需警惕

涉基孔肯雅热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病例数上升需警惕!近日,基孔肯雅热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截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涉基孔肯雅热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阳江市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湛江市吴川市从外市返回人员中监测发现一起基孔肯雅热病例和一起登革热病例。目前,两名患者已接受隔离治疗,情况平稳,均为轻症病例。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也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社区居委会已进行全面灭蚊作业。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该患者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

涉基孔肯雅热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病例数上升需警惕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源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弯曲的”,指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39℃以上高热、游走性关节痛、四肢或躯干出现红斑疹、持续头部胀痛或眩晕以及全身疲倦无力。基孔肯雅热突出表现为剧烈关节痛(可持续数月),以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多见,腕关节受压时疼痛尤为剧烈。皮疹多伴高烧,较少出血。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关节疼痛等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潜伏期通常为3至7天,范围在2至12天之间。传染期一般为发病当天到第7天。基孔肯雅热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纹)传播。伊蚊通过叮咬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人群,病毒可在蚊虫体内繁殖,再叮咬健康人群,即有发病可能。不会面对面直接人传人,握手、拥抱等不会导致传染,但一个患者可能感染一群蚊子,一只蚊子可叮咬多人。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30/4867042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