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30

中伏吃三样,人财两相旺:应对湿热交加

中伏吃三样,人财两相旺:应对湿热交加。翻了一下日历,明日是7月30日,也是农历的闰六月初六,这天正好是中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中伏比往年早一些,从7月30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总共10天。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较短的三伏天。此外,今年立秋(8月7日)正处于中伏期内,形成“秋包伏”格局,民间有“秋包伏,热得哭”的说法,意味着湿热天气将延续更久。

三伏日期由干支纪日法确定:初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今年7月20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8月9日),中伏则是初伏与末伏之间的时段。2025年因夏至(6月21日)至立秋(8月7日)间仅有4个庚日,导致中伏缩短至10天,三伏总天数压缩为30天。

近年来气候异常,高温暴雨频发,形成了高温高湿的“蒸煮模式”。因此,今年的中伏可以说是湿热交加的一个阶段。

中伏吃三样,人财两相旺:应对湿热交加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民间有“中伏吃三样,人财两相旺”的说法。这三样分别是面条、鸡肉和绿豆汤。

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每100克提供约350千卡能量,能快速补充出汗损失的体力。制作方法简单,将面条煮熟后搭配黄瓜丝、麻酱拌匀即可食用,口感清凉解暑。

鸡肉被誉为补虚强体的“伏天良药”,蛋白质含量达20%,脂肪仅4.5%。其富含的维生素B6能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夏季倦怠。做法是将鸡清洗干净,涂抹上料汁,放入电饭煲中焖煮熟透即可食用。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含多酚类物质及钾镁矿物质,能调节渗透压,缓解高温脱水。制作时可根据体质进行改良,如脾胃虚寒者可加入生姜或陈皮来中和寒性,每次饮用不宜过量。

到了中伏,高温使人体日均出汗量达3-5升,相当于流失钠400毫克、钾200毫克。适时补充面条(碳水)、鸡肉(蛋白)、绿豆汤(电解质),可维持水盐平衡,防止热射病,让人更加舒适。中伏的饮食智慧结合了千年农耕文明应对暑热的经验和现代营养学的原理,在炎热天气里合理饮食,有助于降暑补阳气。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30/4867255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