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黎兜兜
来源 | 乐活记
ID | lokwooo
2025年7月的娱乐圈,一则“周渝民夫妇被闺蜜诈骗”的热搜如惊雷般炸响。
这场涉及3447万新台币(约840万人民币)的诈骗案,不仅撕开了明星光鲜生活的裂缝,更暴露出人性在利益面前的脆弱与贪婪。
2018年,周渝民的妻子喻虹渊通过“闺蜜”冯瑶华购买了一份6年期储蓄型保险。
冯瑶华彼时是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员,凭借多年交情,她以“现金缴费享折扣”“规避税务审查”等说辞,成功说服喻虹渊放弃自动转账,改为亲手交付现金。
从2019年起,喻虹渊分5次将总计3447万新台币的保费交给冯瑶华,却不知这些钱从未进入保险公司账户,而是被冯瑶华私吞。
直到2021年,喻虹渊连续收到保险公司的催缴通知,冯瑶华仍以“系统账务问题”搪塞。
直到真相无法掩盖,喻虹渊才惊觉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场骗局中,冯瑶华利用了最致命的武器——信任。
她深知喻虹渊对保险流程的陌生,更清楚“闺蜜”身份能彻底瓦解对方的戒备心。
2025年7月19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判决冯瑶华因诈欺取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同时判决冯瑶华、其苏姓主管及所属的公胜保险经纪公司连带赔偿周渝民夫妇2063万新台币(约503万人民币)。
然而,这一判决仅追回不到60%的损失,剩余338万人民币仍石沉大海。
更讽刺的是,冯瑶华在庭上拒不认罪,双方均表示将上诉,这场拉锯战远未结束。
法院的判决揭示了保险行业的监管漏洞:冯瑶华作为业务员,竟能通过“借牌”操作,以公司名义行骗,而保险公司对员工资金流向的失察难辞其咎。
尽管远雄人寿未被判担责,但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已悄然蔓延。
周渝民夫妇的遭遇绝非个例。
主持人朱丹曾被闺蜜以“借款担保”为由骗走千万,最终背负巨额债务;
台湾台中市一家庭因轻信同学推荐的“黄金代购”项目,抵押房产、借高利贷,最终全家五口绝望自杀。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残酷真相:熟人诈骗的杀伤力远超陌生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密关系中的信任会显著降低人的防范意识。
冯瑶华正是利用这一点,将“闺蜜”身份转化为作案工具。
而周渝民夫妇的教训也警示公众:无论关系多亲密,涉及金钱交易时必须保留书面凭证、核对账户信息,甚至引入第三方监管。
正如网友评论:“防火防盗防闺蜜”虽是玩笑,却藏着血泪教训。
诈骗案爆发后,周渝民与喻虹渊的婚姻一度被传“亮红灯”,但两人以行动打破谣言。
喻虹渊在社交平台发文否认与冯瑶华是“大学闺蜜”,仅承认其为“友人介绍的保险从业者”,试图划清界限;
周渝民则专注事业,近期在五月天演唱会上与F4成员时隔16年合体,重现《流星雨》经典场景,引发全场狂欢。
尽管朱孝天因“互动冷淡”被质疑“为钱合体”,但周渝民以幽默化解尴尬,展现成熟心态。
然而,诈骗案的余波仍在持续。周渝民近期接演精神科医生角色,留邋遢胡须、以颓废形象示人,被指“本色出演”被诈骗后的心理创伤。
艺术与现实的交织,让这场风波更添荒诞色彩。
这起案件最令人心寒的,是冯瑶华对友情的彻底背叛。
她不仅卷走巨额资金,更在事发后继续撒谎,直至东窗事发才被刑事追责。
类似案例中,南京两名“闺蜜”在水库边的致命推搡、安陵容对甄嬛的麝香暗算,无不印证了东野圭吾的警示:“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周渝民夫妇的“瓜”之所以炸裂,不仅因为金额巨大,更因为它撕开了人性伪善的面具。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闺蜜情深”可能瞬间崩塌,而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往往在贪欲中变得模糊。
这场风波终将平息,但它留下的教训值得每个人铭记:在金钱与情感的交织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 作者:乐活记,来源:乐活记(ID:lokwooo),百万用户的ins生活乐园,专注LHOAS,日常记录国内外奇闻趣事、分享理想生活方式,为有料有趣的年轻人,奉献一份理想生活笔记。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