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4

战后80周年日本不应逃避历史 正视过去才能赢得未来

日本首相石破茂正考虑不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天,以书面文件形式发表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在“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已成为惯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在历史认知问题上,日本政府应当对外表明应有的态度,任何试图淡化侵略历史、回避反省罪责的行为,都是对国际正义的挑战,也是对日本自身国际信誉的损害。

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发表“战后50年谈话”,首次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并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2005年小泉纯一郎的“战后60年谈话”基本沿袭了“村山谈话”精神;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年谈话”,虽然试图为“谢罪外交”画上句号,但也延续了战后首相发表历史见解的惯例。这些文件构成日本与亚洲邻国重建信任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衡量日本是否真正回归和平道路的试金石。这一惯例如果在今年中断,不仅会让部分日本民众愤怒,也会让日本的亚洲邻国深感失望,并令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产生疑虑和担忧。

日本战后之所以能回归国际社会,与周边国家恢复正常关系,是建立在反思侵略历史,誓言永不再战的基础上。这不仅是对受害国的道歉忏悔,更是日本的自我救赎。当政治考量压倒历史责任,回避反思成为“安全选项”,反映出日本社会对那场战争缺乏应有反思的氛围。近年来,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日本社会对历史认知的塑造更多地由日本右翼势力主导。他们长期淡化和否认日军二战侵略罪行,日本社会也流行一种危险的“受害者叙事”,强调广岛长崎核爆、东京大空袭的惨烈,却绝口不提这些悲剧的根源——正是日本的侵略扩张加害在先,引发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反击。靖国神社里至今供奉着甲级战犯,一些教科书始终对南京大屠杀闪烁其词,结果必然是让日本年轻一代与历史真相渐行渐远。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4/4868904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