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5

铁箱锁章锁住的不仅是村民办事的便利 还锁住了自治热情

铁箱锁章锁住的不仅是村民办事的便利 还锁住了自治热情!在某些地方,村委会的公章被锁在一个铁箱里,这个箱子挂有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乡镇和村干部保管。村民需要用章时,却因为这种安排而难以盖章。

调研发现,在河南某县,尽管民政部早在2017年就叫停了“村章乡管”的做法,但当地却出现了新的变种——“铁箱锁章”。一些乡镇将下辖所有村委会的公章锁进铁箱,村里和镇里各加一把锁。村民需要盖章时,必须先经过层层审批,再分别找村干部和乡镇干部拿钥匙开锁。这种情况下,即使一切顺利,也需要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同时在场才能完成盖章,甚至出现过村干部抱着铁箱到镇里找镇干部开锁的情况。

村委会印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村民在参军、外出务工、批宅基地等事项中都会用到。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镇可以指导村委会工作,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国务院办公厅也明确要求村级公章应由村里专人保管,以便于村民自治和群众办事。

2017年2月,民政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村章应由符合条件的村民保管,这是村民自治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坚决纠正“村章乡管”,给予干部信任,方便百姓办事。然而,从河南某县的情况来看,虽然村章名义上还给了村里,但实际上乡镇仍保留了一定控制权。

乡镇不愿放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去确实存在一些村干部滥用公章的情况,“铁箱锁章”是为了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乡镇借此机会掌控村里事务的可能性,公章在手,方便“拿捏”村里。

“铁箱锁章”还反映出个别基层政府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懒政怠政。一枚公章,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成为服务百姓的工具;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变成暗箱操作的工具。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需要精细、科学、务实的社会治理,而不是简单地锁进铁箱。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5/48694110.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