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7

4.5万元网贷合同居然冒出86个出借人 检察揭开“套路”真相

4.5万元网贷合同居然冒出86个出借人 检察揭开“套路”真相!近日,河南省郏县某企业负责人张某在拿到法院的再审胜诉判决书后,对郏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感谢,并表示以后再也不碰网贷了。

事情起源于2018年4月。当时,张某急需资金给工人发工资,在某网贷平台签订了借款协议。协议约定借款4.5万元,分36期归还,年利率为12.95%。然而,在扣除各种费用后,张某实际只收到2.59万元。

从2018年5月到11月,张某陆续归还该平台共计3.7万元。他认为自己已经还清贷款本金及利息,便向平台提出终止还款,但遭到拒绝。尽管之后几年间接到过催收电话,张某一直未理会,因为他认为自己已还清欠款。

直到2024年1月,C公司以借款纠纷为由将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张某败诉。这一判决让张某既气愤又无奈,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已经还了近4万元,还要继续还钱。

转机出现在2024年7月。郏县检察院在一次专项监督行动中发现了这一线索。经过调查,检察官发现该网贷平台通过设定“砍头息”、虚增债务和高额逾期利率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此外,该平台的《借款协议》首页没有出借人签名,仅标注“见附件及文件”,而附件中竟有86名出借人。合同条款还包括出借人在诉讼前将债权无偿转让给第三方公司的责任条款。2023年7月,该网贷平台与第三方公司C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债权转让给了C公司。

检察机关深入调查后,发现两份合同存在重大瑕疵:86名出借人既没签名也没提供身份证明,平台以居间方身份越位“捏合”交易;协议条款中有侵害借款人权益的内容,应被认定为无效条款;债权转让格式条款未经出借人明确同意,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C公司并无诉讼代理资质,却通过与该网贷平台签订无实质对价的《债权转让协议》,变相从事违规诉讼代理活动,该协议同样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024年10月16日,经检察机关依法抗诉,今年4月23日,郏县法院再审采纳了抗诉意见,判决撤销原审判决,驳回C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7/4869880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