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7

立秋时节,哪些地方仍暑热难消?南北温差渐显

8月7日迎来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立秋分为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此时人们最直接的感受是风渐渐凉爽。尽管如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秋已立,暑难消”的状态,民间有谚语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时节,哪些地方仍暑热难消?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过渡期,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下降。北方地区的炎热逐渐减弱,天气转凉;而南方则依旧炎热潮湿。立秋时节,我国西北和东北一些地方开始进入秋天,其他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夏日高温中。尤其是南方的一些城市如重庆、杭州、福州、南昌等地,高温依然频发,午后天气十分闷热。

立秋时节,哪些地方仍暑热难消?南北温差渐显

从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来看,立秋后北方多地天气逐渐转凉,华北一带高温闷热的概率明显下降,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等地一场秋雨一场凉,东北更是秋意显现。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区天气仍然炎热,外出时需注意防晒。西南地区阴雨天气频繁,居民要注意防潮除湿;华南一带对流天气多发,应持续关注预警预报信息,避免在强对流天气期间外出。东南沿海地区应注意防范台风。

立秋时节,哪些地方仍暑热难消?南北温差渐显

立秋虽至,但高温天尚未结束。末伏之际,早晚已有凉意,此时不宜过于贪凉,尤其是少吃冰西瓜等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口渴时最好选用温水解渴,如果出汗较多,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户外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降温,以免刺激心血管。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可能引发头晕头痛、关节痛等问题,且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呼吸道负担。

随着暑热减退,自然万物从生长趋向成熟收获。人们通过贴秋膘、啃秋、晒秋等习俗来适应季节变化和庆祝丰收。古时候,人们会在立秋称体重,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经历“苦夏”后大多会变瘦,于是有了“贴秋膘”的说法,在立秋时吃肉以补回夏天掉的“膘”。不少地方还流行“啃秋”,即在立秋日吃瓜,表达祛除暑气的愿望。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有“晒秋”的习俗,山区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晾晒农作物,表达丰收的喜悦。此外,立秋时节还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农民在秋社日祭拜土地神,庆祝丰收并求得庇佑。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7/4869950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