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8

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 增量持续低位

8月7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这是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但增量已连续处于低位。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

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既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防御性举措,也是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主动选择。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二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含场外交易投资)同比增长3%至1249吨,以价值计则大幅跃升45%,达到1320亿美元。尽管购金步伐有所放缓,但央行购金需求前景依然乐观。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预计下半年各国央行需求形势可望保持稳定,但将全年买盘预期从950吨~1000吨下调至900吨~950吨。

未来中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不过,出于成本控制考虑,中国央行放缓购金脚步也符合市场预期。7月份,全球黄金价格总体保持高位震荡走势,多空因素交织下,金价维持窄幅震荡。7月底,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关税协议,市场担忧迅速缓和,国际金价略有回落。短期来看,地缘因素和关税对金价的扰动减弱,黄金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等待新的驱动。长期而言,美元信用削弱,央行购金继续支撑黄金需求,黄金长期牛市逻辑仍未动摇。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继续看好黄金,在基准情景下认为全球黄金的目标价为3500美元/盎司,不排除在地缘政治或经济形势恶化时走高至3800美元/盎司。

7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态势。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主要是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基于对未来高通胀的预期以及表现尚可的经济数据,美联储再度推迟降息,美元指数上涨3.2%,重回100点,非美货币集体贬值,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贬值减少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7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元指数比6月末大幅回升3.39%,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下跌过程;二是受关税战降温影响,7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但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债价格走低。整体看,7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8/4870324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