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8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存养老钱,网友热议 理论与现实的鸿沟

专家建议从10岁起存养老钱,网友热议 理论与现实的鸿沟!关于“10岁开始存养老钱”的争议,核心在于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专家认为养老规划的核心是“时间杠杆”,利用复利效应来积累财富。例如,上海交大教授阎志鹏提出,如果从10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6年,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到65岁时账户余额可达344万元。而如果从25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40年,同样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到65岁时账户余额仅为280万元。这意味着每提前6年开始储蓄,最终财富积累量可提升超过17%。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策略建议包括:20-30岁的人应高配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比例超过60%),以博取长期收益;30岁以上的人可以采用“30元法则”,即每天强制储蓄30元,一年可存1万元,30年后按8%复利计算可达137万元;50岁以上的人则需测算养老金缺口,并降低风险资产比例。

然而,这一理论在现实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10岁的孩子没有收入来源,储蓄完全依赖父母。根据2022年的数据,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为3.13万元,年存1万元相当于家庭额外支出占比32%。普通家庭还需优先支付教育费用和房贷等刚性支出,压岁钱多数需要用于人情往来,实际可支配资金有限。

其次,8%的年化收益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难以实现。银行定存利率约为1.3%-2.65%,理财产品普遍低于3%。权益类投资如股票和基金虽然可能带来较高收益,但需承担年化21.7%的波动风险,连续50年稳定收益几乎不可能。保守估算,若将收益率调整为4%,10岁开始储蓄到65岁时的余额将缩水至112万元,仅为原模型的三分之一。

此外,这种做法还被批评为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幸福感,加剧了社会焦虑。它将社会保障缺口转嫁给了家庭,忽视了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资源差距。即时消费文化也使得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即时满足,而不是长期储蓄。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8/4870427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