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8

未来两三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机遇期 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今年以来,中国国产机器人大规模亮相,掀起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高潮。美国东北大学教授李向明长期关注中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他曾在IBM大型机转变成微机的过程中工作,并主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触摸屏Linux智能手机摩托罗拉A760。最近,他出版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一书,通过40多个小故事展示了未来10年至30年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场景的应用。

李向明认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元年,中美两国都处于刚起步状态,但中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美国在传统机器人领域有30多年的经验,在人工神经网络和算力方面领先全球。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过去十年,人形机器人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独立决策能力。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中国,市场广阔且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因此人形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可能更快。

摩根士丹利近日公布了人形机器人“Humanoid 100”榜单,中国有35家企业上榜,而日本公司则未见踪影。尽管日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但随着工业方向的转变,其影响力已减弱。中美两国的人形机器人发展实际上受益于日本早期的研究基础。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推出,明年量产,目标是在五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李向明参观特斯拉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时发现,“擎天柱”已经在车尾装配、电池安装以及检测等环节参与工作。他认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是领头羊,手指灵活度等关键指标领先很多厂家。特斯拉的天然优势包括巨大的算力、充足的资金、自研的电池技术和顶尖的AI人才,但目前其机器人的量产仍依赖中国供应链。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8/4870521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