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8

假院士阮少平骗局为何能持续多年 头衔崇拜之弊

近日,一名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在网络上引发质疑。经核实,在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未找到此人。相关方面确认,阮少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系伪造。

阮少平近年来在多省市频繁露面,直至今年7月仍有活动轨迹。2024年9月,他受聘为广东惠州某小学课程导师,该校公众号文章宣称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2月,他还到广东东莞某小学参观指导,该校公众号介绍其为“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古法针灸传承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博导”、“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等。此外,广州一小学于2024年2月举行的开学典礼也邀请了他,配文称其为“为教育事业带来前沿理念的引路人”。

阮少平之所以能够冒充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未被识破,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其善于包装自己。据报道,他的虚假证书、名片制作精良,演讲话术设计精心,每次出行都配备助理团队,负责联络场地、对接机构、撰写讲稿,甚至在活动后进行舆情维护,整套流程非常正规。另一方面,社会机构对高端头衔盲目推崇,学术界“头衔崇拜”之风愈演愈烈。许多单位和机构在邀请嘉宾、引入专家时,往往过于注重所谓的头衔,忽视了对其真实身份和能力的进一步核实。在这种背景下,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院士”名号足以让众多机构放下戒心,争相追捧。

近年来,冒充专家、学者行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提醒我们在邀请嘉宾、引入人才时务必保持谨慎,摒弃“头衔崇拜”,淡化“学历情结”,建立严格的身份核查机制,才能避免类似闹剧再次上演。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8/48705433.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