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8

基孔肯雅病毒为何今年于广东再度爆发 热带蚊媒为何在岭南找到“完美温床”?

2025年7月,广东面临一场由蚊子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一名从斯里兰卡返回佛山顺德区的旅客无意间成为基孔肯雅病毒入侵岭南的“零号病人”。短短三周内,全省新增2940例确诊病例,病毒还扩散至澳门等地。这场疫情背后是气候变暖、病毒变异与城市治理漏洞的复杂交织。

基孔肯雅病毒为何今年于广东再度爆发

7月8日,佛山顺德区发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病毒通过广东常见的白纹伊蚊开启“人→蚊→人”的传播循环。广东省疾控中心通报显示,感染者中90%为轻症或无症状,这种隐匿性使得传染源难以被及时发现。病毒在蚊体内仅需8-12天即可完成增殖,而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均具传染性,形成高效的传播闭环。

基孔肯雅病毒为何今年于广东再度爆发 热带蚊媒为何在岭南找到“完美温床”?

流行病学调查揭示,珠三角密集的人员流动加速了疫情扩散。携带病毒的白纹伊蚊活动范围可达200米,人类移动将疫情从顺德扩散至广州、中山等12个城市。“本地蚊媒+流动人口”的组合使输入性病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动能。

基孔肯雅病毒为何今年于广东再度爆发 热带蚊媒为何在岭南找到“完美温床”?

2025年广东夏季持续30℃以上的高温和80%的湿度,类似于基孔肯雅病毒传统流行区印度洋群岛的环境参数。在这种环境下,白纹伊蚊生命周期缩短至7-10天,单次产卵量高达200-300粒。台风季带来的强降雨在城市中制造了大量“蚊虫工厂”,如老旧小区的排水沟、城中村露天积水的花盆轮胎,甚至居民为浇花囤积的雨水容器。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8/4870543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