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9

观察|从战略选项变为生存发展的必需:菜鸟全球


菜鸟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全球化的发展对菜鸟而言,是多年以来非常明确和坚定的方向。今年菜鸟的一大战略是加速全球化,目前菜鸟的全球化业务占比超过一半且在持续提升。”近日,菜鸟高级副总裁、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

从单量规模看,中国快递行业的体量已显著大于海外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出海之路就能更为轻松。熊伟坦言,在中国构建快递网络的难度远超海外,其黄金发展期已过,当前已进入“高手间的竞争”阶段。但国内成功经验无法直接复制到海外,比如中国以加盟模式为主的业态,使得单量获取更分散、更易实现;而海外单量依赖直接客户获取,客户对新服务商的信任建立周期长、品质要求更高,导致单量导入周期显著拉长。

近年来,菜鸟将重心转向国际物流与科技业务,其主营业务已涵盖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物流科技、物流园区等板块。今年7月底,申通拟收购菜鸟速递的运营主体丹鸟物流,意味着菜鸟更加聚焦国际和科技两大板块。

从行业来看,菜鸟加码国际板块的布局,是基于全球电商物流市场前景日益广阔的背景。熊伟指出,中国电商渗透率已接近40%,居全球首位,但全球多数国家电商渗透率仍停留在10%-20%区间,“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是确定性的趋势,这种增长空间也直接催生了对跨境物流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

与此同时,外部合作需求的激增成为重要推力。近年来,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但企业对于底层的全球化物流网络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熊伟指出,中国出海平台与海外全球化平台的扩张势头未减,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商家和平台,合作热情也“超出预期”。

经过多年布局,菜鸟的全球化业务已形成规模效应。熊伟透露,阿里电商业务依然是菜鸟最重要的客户,但随着外部业务占比超过来自阿里集团的业务,全球化已从战略选项变为生存发展的必需。菜鸟目前也明确将“全球化和市场化”作为核心战略,以期用高度市场化的标准承接阿里电商和外部客户的物流服务。

目前菜鸟服务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0个国家实现“深度运营”。熊伟指出,菜鸟当前投入的第一优先级是以欧洲和东南亚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国家,同时拉美市场的快速增长与美国市场的庞大体量也被纳入重点关注范围,“这些市场既符合业务发展需要,也顺应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号召”。

哪些国际市场有显著的增长点?熊伟介绍,从跨境的角度来看,美国市场由于关税波动有所波动,但其他市场均同比增长。从海外仓的角度来看,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变化,整体增速相对较快。其中,本地快递的增速在几个海外业务里最快,主要共同受益于跨境的增长、海外仓的增长等。

不过,跨境物流的全球化之路并非坦途,菜鸟面临的挑战具有行业普遍性。

长期投入与短期收益的平衡难题是首要挑战,也是所有全球化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持续性考验。熊伟指出,物流网络的全球化具有重资产、长周期特性,需要长期布局和大量投入。以中国香港、比利时列日等地的基建为例,菜鸟的规划周期长达10年以上,但落地后需精准管理单量导入、区域网络倾斜等现实问题。

不过,熊伟也指出,从资本投入角度来讲,菜鸟全球化布局已进入相对平稳阶段。随着海外网络及技术和自动化方面不断拓展投入,国际业务发展迎来关键节点。更重要的是,长期布局带来的网络体量和规模,使其能够应对短期不确定性,为客户提供时效与成本上的确定性。

全球化部署与本地化运营的协调同样棘手。熊伟坦言,菜鸟需通过长期投入本地化团队、严格遵循合规要求、与当地社区共同成长来应对。如何在统一网络标准下适配本地需求,避免“水土不服”,是全球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管理命题。此外,行业门槛提升带来的竞争与洗牌日益凸显。熊伟分析称,单一国家专线服务的门槛并不高,市场上已有不少同行能提供美国15日达、20日达等产品,但构建并运营全球网络有不小的难度。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网络稳定、兑现客户承诺,并通过持续建设提升时效与产品竞争力,这一过程极具挑战。

熊伟还观察到,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当前跨境卖家和平台更倾向于将业务集中于头部服务商,而非选择低价小服务商,这一趋势也印证了在波动环境中持续稳定提供全球快递服务的门槛正不断提高。

菜鸟的全球化探索既是企业个体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物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缩影。跨境物流的市场空间仍在扩大,但同时也要求玩家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本地化运营能力与长期投入定力。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与技术迭代,全球化物流企业的竞争将更多聚焦于效率、稳定与创新的综合较量。

来源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K6GO911R0514R9P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