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1

缅怀抗战先烈 以笔为刃的新闻战士

在山东东营利津县委党校的红色利津教育体悟中心,有一尊雕像总是吸引参观者的目光——他昂首挺胸,紧紧攥拳,目光如炬,凝望前方。这是利津县走出的第一位中共党员、新华社山东分社首任社长、新闻战线抗日英烈李竹如。

缅怀抗战先烈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李竹如常说“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他主办过多种报纸,以笔为刃、以墨为枪,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新闻抗战的铿锵旋律。每当参观者来到这里,讲解员丁洁都会动情讲述这位抗战烈士的故事。

夏日,利津县黄河大堤上草木葱郁。大堤旁的庄科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文化村,李竹如就出生在这里。20世纪20年代,李竹如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白天读书、剪报,夜里组织学生到家里听他读报、宣讲时事和进步思想。1925年春节,他在自家大门贴上了“马列传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对联,这既是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

1927年,李竹如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进步青年一起创办《竞进》周报。他的遗物中有一本日记,记录了1929年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读书时的心声:“我要把妨碍社会的丑恶肃清,叫社会美化!”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领导南京中央大学和南京各校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奔走办报,如在济南创办《新亚日报》、在上海参与创办《文化报》等,用文字把抗日救亡的火种播撒在山川大地。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李竹如奔赴延安。他几乎没带什么行装,却带了蜡纸、钢板和刻字铁笔,把《中共中央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印成传单,沿途散发给群众。在晋东南,他留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做民运工作,创办《中国人报》,后任《新华日报》(华北版)副总编辑。1939年5月,被选调去山东。回到故乡后,他仍然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在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期间,兼管《大众日报》、兼任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等。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1/4871004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