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4

小红书急破电商困局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三个月前,小红书先后对淘宝、京东开放外链,将一部分流量导向外部电商平台。三个月后,小红书尝试把流量导向自家电商。

8月13日,华尔街见闻获悉,小红书将商业部和交易部组建成大商业板块,是为了促进商业化广告和交易的深度协同。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调整将会推动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跨部门协同,服务品牌和商家在小红书的经营。

人事上,小红书COO(首席运营官)柯南担任总负责人,和CMO(首席营销官)之恒共同组成领导班子。不过,商业部、交易部的一级部门设置不变,组织结构将保持稳定。

至此,社区出身的柯南将成为统管小红书大商业化体系的一号位。

此次整合的核心逻辑在于打破小红书长久以来“广告”与“交易”的部门墙,旨在将庞大的种草流量更高效地导向电商转化,提升平台整体货币化效率,支撑其高估值。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小红书要做大收入,柯南15年加入小红书,先是主管社区,2022年开始负责电商业务,这次由她带领大商业板块,有望提升电商对广告收入的促进作用。

作为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少数未上市的独角兽,小红书是近年来最受投资人关注的准IPO标的。6月5日,金沙江创投旗下的一份股份交易文件显示,截至3月底的基金净资产价值换算后,小红书的估值从此前报告的200亿美元,大幅跃升至260亿美元。

显然,如此高的估值背后,需要相应的业绩增长作为支撑。

华尔街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小红书2023年大概实现净利润5亿美元,远超年初预计的不到5000万美元利润,2024年,小红书利润翻番,净利润突破10亿美元。

这主要来自广告业务。然而,广告收入占比过高也凸显了其电商货币化能力的不足,这正是此次整合试图破局的关键。

广告营销在内部也被称为商业化业务,目前贡献了小红书的主要营收。而包含电商和本地生活等业务的交易部门,则撑起了投资人对小红书未来的想象空间。

今年5月开始,小红书为了做大流量生意,先后和天猫和京东达成合作,给淘宝和京东引流。尽管合作在广告流量中占比很小,但这对小红书刚刚发展起来的生活方式电商来说,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位此前在小红书上做香薰蜡烛的小商家表示,平台流量太苛刻,他现在主要转去做线下。在他看来,小红书主要还是种草功能,适合内容营销或者内容发布平台,电商方面,他的体感是现在的流量限制太严重了。

随着大商业板块的组建,并由深谙社区生态且已掌管电商两年的柯南带队,业内预计,小红书在广告流量和电商投流之间也会有更强的协同效应,会提高商家在小红书的整体经营效率,为小红书实现“品效合一”、提升单用户商业价值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业内看来,小红书大商业板块,能够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广告业务和电商业务拉通,尤其是在流量分发层面,提升商业化效率,做大收入。

不过,挑战也不容小觑。相较于抖音、快手等平台具备相对完善的商业化系统,小红书在底层算法、交易工具、商家服务等商业化基础设施方面仍有明显差距。大商业板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小红书带来收入增长,不仅要看组织协同,更要看后续在产品技术、运营策略等关键短板上能否快速补课。

来源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K6U2H6N405198NMR.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