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5

不读书连梗都接不住 信息时代更需深读

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整本书了?是否沉迷于短视频、微短剧不能自拔?调查显示,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9本,而每天数字化媒介接触时长却超过3小时。

如今,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曾经我们捧起纸质书,一行行阅读油墨文字;现在动动手指就能遨游信息的海洋:15分钟听主播“讲完”一本书;3分钟通过短视频“看完”一部电影;利用AI工具几十秒提炼出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身处“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花费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完整读完一部经典著作,是否还有意义?阅读的方式更加丰富了,但阅读的本质没有改变。一本书的梗概或许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但思维能力、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的创造,是不读书无法获得的。

如果不读书,可能连短视频、公众号的“梗”都接不住。例如,《长安三万里》热映后,“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热门文案。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比兴,写的是李白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畅快。理解不到这层含义的话,仅仅用来形容交通工具速度之快,意思上就差了一些。

又如,网上一句爆火的文案“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如果没读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就很难理解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月亮”指的是精神追求,“六便士”指的是物质财富,我们在努力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别忘了心中的热爱和理想。

爱读书的人,不论是发一条朋友圈还是制作一则短视频,都会字斟句酌,用最贴切的文字、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心中所想。而不爱学习的人则难免语言贫乏,词不达意,有时还会闹出笑话。

初春时,常有网友发梨花盛开的照片,并配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细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会知道,这两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景象,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末初春。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5/4872388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