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5

预防基孔肯雅热,如何控制蚊媒传播?

8月14日,湖北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对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进行了详解。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遵循“人-蚊-人”的循环模式:


预防基孔肯雅热,如何控制蚊媒传播?


1.病毒进入蚊子体内




当蚊子叮咬处于病毒血症期(大多数为发病当天至发病7天内)的感染者时,病毒会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




2.病毒在蚊体内复制




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可具备传染能力,经2~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




3.传播给新宿主




携带病毒的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时,病毒进入人体,导致新的感染。




4.感染者发病




病毒进入人体后,经过1~12天(通常为3~7天)内潜伏期后出现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




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




虽然蚊媒传播是基孔肯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母婴传播:孕妇在分娩时若处于病毒血症期,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2.血液传播: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导致传播,但极为罕见。




如何控制蚊媒传播?




伊蚊在水中产卵,积水容器如花盆、瓶盖、废旧轮胎等都是伊蚊产卵的理想环境,通过“翻盆倒罐”可以有效清理这些潜在的积水点,降低蚊媒密度,从而切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5/48724587.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