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个月时间与美团分庭抗礼,淘宝闪购做对了什么?”
作者丨董子博 李岩
编辑丨董子博
入局 3 个月,淘宝闪购的订单峰值,已经超过了老对手美团。
据《晚点》消息,八月的 7、8、9 日三天,淘宝闪购又创新高,日订单量连续破亿;而其中 8、9 日两天,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份额,则首次超过了美团。
在细节上,两家公司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然而,仅仅观察趋势,迅猛增长的淘宝闪购,已经有了在同一个台面上,与美团掰掰手腕的能力。
这样的情景,正在向高盛先前的一个预测靠拢:阿里逆袭,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兵合一处,可以与美团同样占据 45% 的市场份额,而京东则占据 10% 的市场。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饿了么与美团的市场份额占比,还只有 1:2。
短短 3 个月时间,就能与行业龙头分庭抗礼,淘宝闪购做对了什么?
01
仅3 个月,淘宝闪购的外卖闪击战
3个时间,淘宝闪购能够改写市场格局,特别是在7月以来营销预算只花了100多亿的背景下,这在互联网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淘宝在外卖领域的闪击战,能打出如此战果,首先是选择了一个极佳的入场时机。
把时间倒回二月,刘强东率领京东强势入局,搅动乾坤,成了格局已定的外卖赛道当中,一条活跃的“鲇鱼”。
50 天做到 1000 万单,高调官宣“百亿补贴”,加之为骑手承担五险一金——京东的快速崛起相当惹眼,也自然吸引了美团不少的注意。
当时,无论是业者还是分析师,都在预测:2025 年外卖赛道最大的战争,将发生在京东和美团两家平台之间,而饿了么——乃至淘宝闪购——的崛起,却发生在红黄两家平台战争的疲劳期。
四月最后一天,淘宝闪购上线,在饿了么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仅仅用了 6 天,就追平了京东,做到了 1000 万的日单量。不过,仍然要面对外界“左手倒右手”的质疑,毕竟增量才是核心。
但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淘宝闪购的单量稳步上升,加上饿了么的渠道,日单量超过 6000 万,已经远超年初饿了么日单量的两倍;不仅如此,六月底,饿了么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与淘宝完成了组织上的统合。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七月,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家平台的会战打响了。
淘宝闪购宣布,要以 500 亿平台消费券劈开桎梏,吹响进攻号角;而美团则被动应战,增加大额补贴以求见招拆招,后发制人。
七月底,淘宝的日单量峰值就已经冲上了 9000 万,距离一亿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而到了立秋的节点,淘宝闪购依托“秋奶”和“88 VIP”会员节的双重催化,单量终于首次反超美团,来到了历史的里程碑。
在《》当中,雷峰网分析,在这场大战中,淘宝闪购进攻美团的高地,势必要承担更高的代价——淘宝闪购要用尽量少的资源打赢这场战争,战术与战场调度能力都要表现得极为突出。
第一招,先攻茶饮——这对于外卖平台来说几乎是明牌。作为“低门槛高频消费的”的绝佳入口,茶饮是平台大战的兵家必争之地。
7 月 5 日,在淘宝闪购的第一波进攻时,美团放出的大招就是茶饮的“0 元购”,虽然有冲单的嫌疑,但还是以此暂时稳固住了自己单量的统治地位。而淘宝闪购在茶饮的角度也不落人后,在茶饮类目上占据了稳固的心智,给战局撕开了第一个缺口。
第二招,协同阿里生态体系做留存。如果只把补贴理解成“撒钱”,那么难免落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窠臼。
一方面,淘宝闪购“撒钱”有着稳固的节奏——“一周冲量,一周调整”的节奏被证明行之有效;而且,淘宝发券的规则也越发完善,以更细致的用户分层,拒绝“薅羊毛”。
另一方面,淘宝闪购的先天优势,是背后阿里庞大的生态资源。大额补贴,再叠加 88 VIP 会员权益,不仅形成了稳定的价格优势,更通过会员把用户留在了平台上,避免了“补贴一停,用户流失”的窘境。
第三招,保护合作伙伴。对外卖平台来说,商家和骑手是资源,更是重要的伙伴,过度压榨无异于竭泽而渔。
今天,饿了么的骑手与即时零售履约资源,正在与淘宝闪购深度整合,保证高峰期的履约能力;同时,淘宝也开始同步 BD 拓展线下商户,在华南市场,平台和商家已经实现了五五分成,与合作伙伴一同繁荣。
以这三招,淘宝与美团的攻守之势,似乎正在巧妙地发生着变化。
之前的稿件中,雷峰网分享过分析师的观点:外卖的战争,是心智的战争——如果美团难以守住与饿了么单量的绝对差距,那么平台在用户心中“外卖第一”的认知也就岌岌可危。
淘宝闪购在八月峰值暂时超越美团,或许在市占率上,没法形成多大的实际优势;而这个事件背后更大的意义,是为市场传达出了一个信号:行业龙头并非无法战胜。
对美团来说,七月“不要利润”的补贴大战,虽然消耗了不少子弹,但总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在被淘宝闪购反超之后,如何稳固平台在用户群体当中的心智,则成了一个急需被回答的问题。
02
淘宝闪购,站住山头
夏季,靠茶饮冲单量已经是外卖行业惯用的手法,而淘宝闪购此次将茶饮大品类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秋奶”活动期间连续三天破亿,基本也是此前行业难以企及的高度。
对茶饮连锁品牌重点补贴后,淘宝闪购在茶饮品类占据了一定优势。据悉,其近期茶饮品类订单市占比例过半。有茶饮品牌商过去几个月在淘宝闪购获得了三四倍的增长,秋奶几天再次助力,当天比近期平时也是几倍增长。
根据淘宝公布数据,8月7日当天,茶饮商家新客数量周环比增长达255%,30多万餐饮小店成交突破峰值。骑手数量直接翻了3.5倍。
淘宝闪购攻占市场,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当淘宝闪购通过茶饮品类将用户心智打开之后,再去啃高客单价正餐品类,也会更容易。
其区域策略也值得注意,过去饿了么主要在华东等区域有基础优势,但在低线市场和华南、华北等区域竞争优势不足。在淘宝闪购上线之后,其对下沉市场和区域市场占比保持高度重视,逐步去补充供给和积蓄履约能力。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秋奶”活动三天,订单增速前20强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占了18城,承德、淮北、淮南、芜湖、滁州增速最高;全国销量最高的10个单店,有4个来自浙江湖州、吉林通化、江西抚州和广东揭阳。
下沉市场用户对消费补贴高度敏感,淘宝方面通过区域补贴获得了增长势头,将一些区域订单市占拉齐同行。最典型的就是华南区域,如今几乎和美团打成了平手。而在福建、东北、河北等区域,饿了么也在发力。当订单规模上升后,外卖的履约运营成本会有一定程度降低,继续反哺业务推进。
如今,淘宝闪购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稳住打下来的40%多市场份额?
可以确定的是,此前淘宝计划在外卖领域投入的500亿补贴消费,前期投入一百多亿后,接下来几个月还会继续释放。
据了解,下一步,淘宝闪购计划从“农村包围城市”向核心护城河进攻,逐步啃高客单价餐饮市场。通过会员日、节气营销、区域补贴等保持单量波动节奏,继续保留主动权。
放眼行业,稳固核心的黑钻会员和黑金会员是美团重点策略。美团在去年推出神会员体系之后,今年4月更新了会员体系,快速对会员进行了分级,新会员体系分六档,普通、白银、黄金、铂金、黑金、黑钻。
在用户留存和稳市场方面,会员也是淘宝的重点。此前,淘宝在会员体系上已经有多年的经验,此前88VIP会员系统早在2018年便已上线,2024年4月新增了无限次退货包运费服务,是保持用户粘性强力抓手。
8月6日,淘宝上线了全新的大会员体系,根据用户过去12个月的淘气值自动划分会员等级,包括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和黑钻六个等级,铂金及以上会员可以88元开通88VIP。会员体系覆盖了阿里系大多数应用,包括饿了么、飞猪等。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一套体系打通。
用户在淘宝购物、点外卖、订酒店都可以进行会员积分,从而提升等级获得更高的会员权益。不难看出淘宝想通过会员体系建设,提升其万能淘宝的能力,进而牢牢黏住用户。
而这次通过高频外卖业务,淘宝盘活了老用户以及拉动了不少新用户,大会员体系上线后,这些活的流量也将流入到各个业务体系中,带动更多的业务增量,形成良性循环。6月23日,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时,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就强调,飞猪、饿了么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但业务决策执行上,整个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如今看来,阿里从电商走向大消费平台的协同效应正在起效。
整合打通后,还将继续焕发即时零售的潜力。过去几个月,淘宝闪购也一直在强调其非餐品类的增长。“秋奶”活动期间,茶饮订单增长同时带动了非餐类增长,期间有8万家非餐小店成交增速超过100%。
整个7月,淘宝闪购上有1089家非餐商家月成交破10万元,395个非餐品牌月成交破100万元。蒙牛、雪花啤酒、美宜佳、良品铺子、切果NOW等品牌也在新渠道上,实现增单增收。
03
结语
外卖大战并不如想象中一样是一场烧尽一切的“野火”,反而不少商机在这次大战当中被制造了出来。
平台之间势均力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近期外卖研究表明,1元补贴带动7.6元消费,带动内需和就业。也不难想象,在补贴更加理性和规范之后,不仅更多消费者能享受到平价的餐饮,商家和骑手也能直接收益,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正在被建构出来。
当下,虽然两家平台的市占率发生了变化,但外卖市场的整体规模也被做大了,而且即时零售等新的增量市场也有勃勃的生机。
干掉对手不是目的,把蛋糕做大,才是淘宝闪购入局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