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6

在南海精准拦截无人机机群!直击多军兵种实战化演训

在南海精准拦截无人机机群!直击多军兵种实战化演训

在南海精准拦截无人机机群!直击多军兵种实战化演训

南海之上,一场紧贴实战标准的海上实弹射击训练正在进行。

通辽舰、郴州舰迅速调整姿态拉开阵位,形成火力覆盖效果最佳的对岸打击阵型,目标很快被牢牢锁定。

舰艇火控雷达快速对敌无人机机群完成锁定,多管30毫米近防炮开火,密集的弹雨织成一张无坚不摧的“火力网”,成功将敌无人机机群击落。如果说舰炮是撕开敌岸防工事的利刃,那么两栖装甲车的冲锋便是巩固胜利、向纵深推进的铁拳。

突击车、步战车等多台两栖装备按编组依次入水,向着预定海域泛水编波。海上战斗射击考核即将开始。考核组还加大难度,设置战场对抗条件,战车车组遭“敌”岸炮火阻拦。各车组协同火力相互掩护,快速突破“敌”封锁线,成功达成“抢滩登陆”。

主持人 劳春燕:在短片当中我们看到通辽舰和郴州舰演练了拦截无人机机群,这是非常有实战意义的。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做到高效地拦截无人机的机群?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像报道中护卫舰进行拦截的时候,它本身至少有三层硬杀伤手段。

第一层就是最外围的,可以使用它搭载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第二层就是它搭载的76毫米的主炮,这个炮既可以打击海上目标陆上目标,也能够用于防空。

最后一层硬杀伤手段就是它的1130近防炮,而且这次演练的课目主要是由1130把对方的无人机靶标给击落了,体现出这种近防炮在应对无人机方面的优势。

当然还可以通过电子战干扰的方式。因为现在的先进战舰的普遍装有电子战系统。电子战系统可以侦察对方的一些无人机或者巡飞弹的控制线路的频率,然后对它的控制链路进行干扰,或者压制对方无人机的卫星导航信号,让对方的无人机成为无头的苍蝇。未来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应对大规模来袭的无人机,还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手段,比如防空巡飞弹,它的成本远远要比防空导弹成本更低,更适合拦截小型的无人机,包括使用激光武器,因为在舰上进行激光武器,它有足够的空间,有足够的能源,是比较适合拦截无人机的。

主持人 劳春燕:通辽舰、郴州舰都属于护卫舰,那护卫舰在现代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它是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跟其他的舰船怎么来进行战斗的配合?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这种护卫舰它的优势在于作战的均衡性比较强,既具备比较强的防空能力,也具备较强的反舰反潜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它可以编入航母编队中承担一个反潜的用途。而且在未来作战中,它可以和056这种轻型的护卫舰,包括更大型的驱逐舰配合进行分层的反潜作战。

主持人 劳春燕:我们再来说说两栖装甲车,刚才短片当中出现了不止一辆两栖装甲车,我们看到大致的一看好像都差不多,但是细看还是有些区别的,它们都是属于同一个车族吗?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从外形上来看,应该是属于咱们的零五式两栖装甲车车族。这个车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水上航速非常快,应该说是目前世界上现役的两栖战车中航速最快的。你别看两栖战车总共也就20多吨,但是它的发动机的功率可能要达到一辆坦克的发动机的功率。既然车体那么先进、那么好,那么我们就在它的基础上通过更换不同的上装部分更换炮塔,让它发挥不同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最基本型有两栖突击车,主要是用一门105毫米的火炮。而且它还有它的两栖步战车,搭载的一个炮塔比较小,使用的是30毫米机炮,而且可以搭载人员。还有两栖装甲人员运输车,主要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包括指挥车和工程抢救车等等。这样可以满足成编制的抢滩登陆,然后成编制形成战斗力。

主持人 劳春燕:我也发现在这次的考核当中特别突出协同这两个字。有车组内部人员的协同,有车组之间的协同,也有有人装备跟无人装备之间的协同。您怎么解读?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两栖突击车里面通常是四名人员,一个驾驶员,一个车长,一个炮长,还有装填手。那么在进行作战的时候,特别是在进行射击的时候,需要几个成员之间的密切地配合。不同战术之间要有协同。比如说要对目标进行射击的时候,要相关目标进行分配,责任区的分配。这是车组之间协同。最后还有有人和无人之间的协同。

我们看画面,其中还有一架多旋翼的无人机。像这种无人机可以为车组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可以观察到前方,为车组人员包括后方的指挥人员提供目标数据,协同车组人员对目标进行打击。

西北戈壁

火力分队实弹射击考核

部队以小梯队多路径机动至数十公里外的陌生地域。各火力分队迅速占领阵地,通信分队展开构筑空间试网,气象分队测定数据,侦察分队搭建指挥系统,炮手协同完成检测与弹药吊装。

一枚枚火箭弹呼啸而出,直扑目标区域。首轮打击结束,侦察分队的无人机已经对炸点进行捕捉,将炸点目标传回至指挥所,阵地指挥员快速修订射击诸元,再次实施火力覆盖。一轮打击刚刚结束,“敌”空袭预警突至,部队迅速收拢向预备阵地转移。

如果说炮兵部队是撕裂敌方防线的钢铁利箭,那么防空部队就是捍卫祖国领空安全的蓝天盾牌。渤海之滨,一场全要素、跨昼夜实弹射击考核骤然打响。敌电磁干扰便强势袭来,多型雷达迅速展开反制,构建起严密的对空监视网。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各火力单元迅速响应,射手根据雷达操作手报告的高度和方向快速跟踪目标,迅速歼灭目标。阶段任务转换,防空分队向预定阵地转移。转移途中,敌机超低空飞行突袭,便携式导弹分队迅速前出打击,掩护部队转移。抵达预备阵地后,高炮分队迅速装填弹药,对高速突防的靶机展开集火射击,密集弹幕在空域织就防护屏障。多架靶机也展开了新一轮突袭,夜间考核在无照明情况下进行,防空分队成功拦截夜间来袭靶机,立体组网、分段拦截的战法得到实战检验。

主持人 劳春燕:对于炮兵来讲,快打快撤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在短片当中也看到了有这种轮式底盘的箱式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它在快打快撤上是不是会比较有优势?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那么轮式底盘相对于一些履带式底盘有它的优势,它的可靠性还比较高,公路行驶速度非常快。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一百公里左右甚至更高。像现在我们国家的公路网非常发达,可以依托公路进行机动。另外这种底盘在一些硬路面上,包括在一些戈壁沙漠上也有比较好的通过能力。所以这种快速的机动能力确保了它自己的安全,提高了它的生存能力。除了这种轮式底盘之外,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箱式发射火箭炮。那么它采用了集运输、发射储存一体的这种发射箱。在发射完炮弹之后、火箭弹之后可以进行快速的吊装。像这两个发射模块、两个发射箱基本上可以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吊装。能够快速装填又意味着它就可以进入快速的机动、快速地投入新的作战中。既提高了它的生存能力,也提高了它的火力持续能力。

主持人 劳春燕:以前的火箭炮都是一种灭杀伤的武器。但是现在的新式火箭炮是不是在精度上也提升了不少?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对,现在的火箭弹普遍装备了一些最起码的、简单的制导系统或者导航系统。比如说捷联惯导可以确保它的飞行的稳定性和精度。那么更先进的火箭弹可以使用卫星制导。因为卫星制导价格比较便宜,再配合捷联惯导,可以使比较先进的火箭弹达到十米以内甚至五米以内的打击精度,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打击效率。

主持人 劳春燕:我们再来说一下防空分队的实弹射击考核。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有好几种防空武器,它们分别对付的是什么样的空中来袭目标?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我们看这个防空分队装备的防空系统,主要是近程防空系统,低空近程防空系统。那么其中射程最远的是应该是红旗-17防空导弹。防空导弹战车自己带有两部雷达,一个是搜索雷达,一个是火控雷达。搜索雷达可以用来对目标进行广域的搜索,发现目标之后再由火控雷达进行跟踪,这个时候再发射导弹。而且它的发射导弹很有特点,采用了垂直冷发射技术。先把它通过弹射系统弹到空中,再点火再飞向目标,主要对付对方的一些进行凌空轰炸的战斗机、强击机,也可以拦截对方发射的空地弹药,包括一些无人机察打一体型无人机,包括攻击型无人机,它是都可以拦截的。只不过它是处于防空导弹里面比较末端的防空系统。

第二种防空系统,就是09式的35毫米高炮双管高炮。这个高炮首先在高炮里面,特别是中小口径的高炮里面射速比较快、射程也比较远。它实际上也具备使用所谓的可编程弹药的潜力。像这样的高炮非常适合打击小型的无人机。当然我们还有看到有便携式的防空导弹。这种便携式防空导弹它的发射隐蔽性比较强,可以进行偷袭。当然它的前提是外围还有更先进的、更远程的防空系统。

联勤保障部队:

现代战争的生命线

近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联合军需、油料、饮食等多支专业保障力量,与陆军某旅协同进行保障演练。

医疗保障单元,集诊疗、手术等多功能于一体,打通战场上的生命绿色通道,让生的希望直达一线。从武器弹药、军需物资到装备配件,实现各类物资“按需投送、精准抵达”,确保部队在训练、作战、任务中“不缺物资、不断补给”。

加油枪开启,战场“血液”注入作战装备。油料补给车作为战场的“能量枢纽”,能同时给多台车辆供油,是维系战场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保障。野战炊事车,涵盖主副食加工等多个模块。可在一小时内,完成数百人份热食制作与分装,是支撑部队纵横沙场的“能力补给站”。

突破地形桎梏,打通战场机动脉络,全地形越野车凭借超强的地形适应性,将“无路可走”变为“通行无阻”。既能担当突击载具,冲锋陷阵;亦能化身轻型运输平台,为前线提供补给。

主持人 劳春燕:刚才的短片里我们也看到了小型越野车将食物接力送往前线。目前往前线运输物资的这种手段是不是也越来越多样化?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是的。物资运输是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刚才短片中也谈到了,使用小型的越野车遣送一些食物。那么实际上除了这种越野车,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道路被毁,或者是处于山地这种小型的有人驾驶的越野车很难通行,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无人机进行运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无人车进行运输。如果地形再复杂,山地我们还有办法。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机器狗,也可以进行相关物资的运输。当然它可能运输的东西少一些,但是它越障能力比较强。所以通过空中地面有人无人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最后几公里的物资的遣送问题。

主持人 劳春燕:刚才短片里边我们还看到了这种野战方舱医院。那么现在从战场的救治链上来讲,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呢?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战时的卫勤保障非常关键。我们经常说战时进行人员抢救的时候,往往有“黄金一小时、白金十分钟”,所以要形成一个整个的快速的救治链条。首先在最前沿要有相关的维修保障人员或者是卫生兵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其次还要快速地后撤,进行医疗后送。这个时候需要在接近战场的一个区域设置医疗救护所。再往后还有野战医院,我们看到的相关方舱实际上就可以搭设野战医院,可以在里面进行手术。还有最后一层就是我们后方的医院,通过我们前线后方共同努力,可以大大地降低我们伤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主持人 劳春燕:现代战争节奏转换快,资源消耗也很大。是不是对我们的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后勤是非常重要的。某种意义上讲,打仗就是打的保障,打仗就是打后勤。那么现代战争它的节奏非常快。这就对后勤保障的持续性要求比较高。另外现在的战争火力投送非常猛烈,对弹药的消耗也是要求比较高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弹药物资的遣送运输任务。而且现代战争的信息化程度高、打击精度高。它可以探测打击后勤的体系、打击后勤的补给点。所以后勤本身不能仅仅进行保障,实际上它和作战是融为一体的,是边作战边保障。

主持人 劳春燕:今天我们是看了五个军事考核的现场。现在是各军兵种各练各的专业。接下来还会有合成训练的阶段。这样分阶段进行训练的好处是什么?

军事评论员 张学峰:军事训练有它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要循序渐进,而且要螺旋式的上升。大多数国家是一个自然年为周期。在展开年度训练的时候,往往先进行基础性的训练。单兵单车让训练,模拟操作训练打牢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一定的协同训练,比如说多车组进行训练。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协同训练或者和同训练,以及实际使用武器的训练。像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训练科目。再往上发展就会进行联合训练,联合训练就是跨军种之间的训练。比如说陆海空三军联合训练,它的规模比较大,组织也比较复杂,是对指战员最高级别的考核。

来源于:https://mil.ifeng.com/c/8lrsLjtGtr9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