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8

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贯通 创造17米级施工新纪录

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贯通 创造17米级施工新纪录!8月17日,黄河济南段地下30米处,涂装着“麒麟”图案的“山河号”盾构机破壁而出,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在接收井旁激动地表示:“11个月,我们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新纪录。”

施工中,“山河号”盾构机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穿越地上悬河。黄河到达济南泺口段时,河床高出南岸城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穿越这条“地上悬河”,成为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也是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黄河的平均水位高于地表8米,隧道最低点位于河床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达到6.5巴。

施工中的未知风险也不少。尽管有前期地质勘探,在实际掘进中仍会遇到具体地质难题和不可控的地质灾害。“山河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7.5米,开挖面积为240平方米,地质勘探覆盖区域有限,增加了不可控的未知区域。此外,盾构隧道下穿绕城高速、黄河大堤及河道、居民住宅区及沉砂池,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较高,沉降需控制在1厘米之内。黄岗路黄河隧道每掘进一环会产生1200方泥浆,整条隧道将产生160万方泥浆,处理难度极大。较常规大直径盾构隧道,黄岗路黄河隧道每环管片有12块,拼装时间长、精度难、运输与拼装风险增大。

盾构机选型至关重要。这台总长163米、重达5200吨的“工程机械之王”从设计之初就面临巨大挑战。盾构专家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选择了400型号泥浆管和600毫米管道,虽然造价高达2000多万元,但确保了“血管”通畅。实践证明,选型正确,“山河号”实现每分钟35毫米的掘进速度,远超此前的记录。项目团队还优化了刀盘开口率,减轻了刀盘自重,提升了主驱动负载和扭矩。盾构机装配了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并应用了第四代同步双液注浆工艺,搭载智能化装备系统,实现全流程感知、预警与智能决策。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8/4873013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