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8

暴雨为何爱挑上下班时间“凑热闹” 气象与地形影响解析

近期,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预警,不少网友注意到,一些地方上下班时段常遇短时强降雨,这种强降雨叠加交通早晚高峰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少困扰。为何上下班时段降雨概率高?暴雨天通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城市与郊区降雨有何差异?

关于上下班时段降雨概率较高的现象,从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降水数据来看,7月和8月期间,大多数城市降水多发时段集中在19时至22时。承德、张家口、石家庄等太行山沿线城市的降水多出现在上午到中午;而北京、天津、沧州、唐山等地处平原地区的城市“夜雨”现象更为明显。这使得“晚高峰”出行常受降水影响。

在雨季,京津冀地区的降雨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夏季风来临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西侧会产生低空急流,夜间低空急流的增强是“夜雨”的主要原因。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面,边界层大气湍流活动旺盛,摩擦阻力会减弱低空急流强度;夜间边界层空气稳定,湍流活动弱,摩擦力显著减小,低空急流得以加强。当夜间低空急流加强后,处于副高西北边缘、低空急流左前方的京津冀地区,因空气抬升,易出现“夜雨”。

地形分布对低空急流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从河北南部到北京一带,西侧是太行山,东侧是平原,会形成类似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夜间山区空气下沉、平原空气上升,形成温度梯度,通过大气热成风作用增强低空急流,进而促使夜雨产生。

夏季对流降雨的特征也加剧了上下班时段降雨的概率。多数地区对流天气在日变化上存在两个高峰时段:下午到傍晚、后半夜到清晨,正好与上下班出行高峰期重叠。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时至17时,午夜1时至2时和早晨7时至8时是短时强降水的两个次峰值时段。盛夏时节阳光猛烈,地面持续被加热,午后气温达到最高,空气中的水汽被抬升至高空,遇冷成云致雨,易诱发热力对流运动,形成雷阵雨,也就是常说的“下班雨”。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8/4873226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