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9

特朗普拟“收编”英特尔:百亿美元补贴作价,国

8月19日消息,据美国白宫官员及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就入股英特尔约10%股权进行讨论。若交易达成,美国政府有望成为这家深陷困境的半导体巨头的最大股东。

据悉,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英特尔进行潜在投资,计划将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向英特尔提供的部分或全部补助(总额高达109亿美元)直接转换为股权。按英特尔当前市值计算,10%股权的价值约为105亿美元,与补助金额基本吻合。不过知情人士强调,具体持股比例及最终决策仍存变数。

与此同时,另一笔来自产业界的投资已经敲定。根据周一的联合声明,日本软银集团将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购入英特尔普通股,注资20亿美元。英特尔周一收盘价为23.66美元。受此消息提振,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约6%至25美元。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拒绝就讨论的具体内容发表评论,仅表示“在官方公告前,任何协议都不作数。”

美国商务部及英特尔方面均未予置评。

持有逾8万股英特尔股票的Aptus资本顾问公司投资组合经理大卫·瓦格纳(David Wagner)直言:“政府出手救助这家蓝筹企业,本身就可能意味着其竞争地位的恶化程度比任何人担心的都要严重。”

这位投资人补充道,尽管他对动用纳税人资金注资美国公司持保留态度,但相比被全面国有化,这已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以股代补”或将扩大范围

白宫官员还透露,政府正考虑将《芯片法案》框架下的其他企业补助也转为股权投资。不过,这项颇具争议的提案能否在政府内部达成共识,以及官方是否已与潜在的受影响企业进行过磋商,目前仍是未知数。

关键问题在于,政府注资能否真正扭转英特尔的经营困局。这家芯片巨头在过去两年间陷入持续下滑,市值已从2000亿美元的峰值腰斩至约1000亿美元。在前任CEO帕特·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离任后,新任CEO陈立武迅速启动了公司重组,通过裁员数千人来精简业务,重新聚焦于核心的x86架构及其生态系统。然而,这一系列“救火”举措之下,公司的核心技术挑战依然严峻:多方报告显示,被视为英特尔在尖端芯片制造领域“绝地反击”关键的18A和14A制程节点,其研发进展并不顺利。

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颇为戏剧性:消息传出之初,英特尔股价应声大涨,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佳单周表现;但随着政府入股细节的讨论深入,本周一其股价又回落超3%,反映出投资者的矛盾心理。

CalBay投资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克拉克·杰拉宁(Clark Geranen)表示:“从自由市场原则来看,这确实令人感到忧虑,但企业界出于现实考量,目前选择与新政府保持步调一致,他们预计这种非常态的干预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补助模式转变:旨在加速资金到位

若将《芯片法案》补助资金转为股权投资,将对英特尔的资金获取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这意味着,英特尔不一定会获得额外政府资金,但资金到位速度将显著加快。

按照现行《芯片法案》的标准流程,所有受资助企业(包括英特尔)的补助都是分阶段发放的,发放进度与企业达成的项目里程碑直接挂钩。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英特尔已获得22亿美元的首期补助。

目前尚有几个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已发放的22亿美元补助是否会纳入潜在股权投资范围;自特朗普总统上任后,英特尔是否获得了后续批次的补助;若采用股权投资形式,具体的资金拨付时间表将如何安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芯片法案》中的大部分补助承诺实际上是在拜登政府任期内做出的。

政府干预角色引人注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总统此前因其与中国的商业联系而要求其辞职后,陈立武上周已在白宫与总统会面。会面后,特朗普的态度发生转变,称赞陈立武有着“了不起的故事”。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曾引发争议,陈立武预计将继续执掌英特尔。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英特尔的困境始终是华盛顿关注的焦点。这家开创了半导体时代的美国标杆企业,如今在尖端芯片制造领域已明显落后于台积电等亚洲竞争对手。这种技术差距使得美国重振本土芯片制造业的战略面临严峻挑战,因为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都依赖这些精密元器件。

虽然台积电和三星等亚洲芯片巨头正在扩大在美国的产能,但扶持英特尔这样的本土企业掌握先进制程技术,始终是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的优先事项。例如,拜登政府时期曾探讨过英特尔与格芯(GlobalFoundries)合作的可能性;而特朗普团队今年早些时候则尝试推动台积电接管部分英特尔工厂的运营,不过这一提议最终未能成行。特朗普团队内部还曾考虑过为英特尔引入阿联酋的投资,但这些方案似乎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若特朗普政府最终决定推进对英特尔的股权投资,这将延续华盛顿近期在战略产业领域加强干预的政策趋势。此前,特朗普政府已达成两项标志性协议:一是从特定对华半导体销售中抽取15%的分成;二是在批准美国钢铁公司出售给日本竞争对手的交易中,以获取“黄金股”(即特殊否决权)作为条件。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正在积极为《芯片法案》的补助资金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他认为,将这笔资金转为股权,可能是政府在支持公司发展的同时,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最佳方式。

事实上,此类政府股权干预亦有先例可循:在2007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就曾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入股通用汽车,并于2013年退出。

此次针对英特尔的方案,与美国国防部上月宣布的战略颇为相似。五角大楼拟斥资4亿美元认购美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公司的优先股,持股比例将达到约15%,从而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小小)

来源于: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K7AL1RM200097U7T.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