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9

2025年内娱“第一黑马”,这么快就塌房了?

文 | 吉米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熟悉我的姐妹一定知道,我是一个“脱粉”。

脱口秀好多年了。


而今年的脱口秀尤其好看,因为这个舞台上,多了很多新面孔。

记得在我刚开始看脱口秀的时候,20-30多岁的男性选手特别多。

比如说建国、庞博、呼兰、Rock、周奇墨等等。


那会儿虽然也有女选手,但能被人记住的并不多。

数下来似乎也只有杨笠、鸟鸟、李雪琴这些人,大部分也集中在20-30+的年龄段儿。

但这两年你会发现,脱口秀舞台上渐渐涌现了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女性。

就像雨后春笋一般,amazing!


这其中就有突然爆火的房主任

关于房主任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了。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的话。

大概就是农村女性、不幸福的婚姻、终日为生计忙碌劳作、年龄不小。

因为这些经历,她被誉为《喜单2》里的三“最”演员。

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经历最丰富

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让她成为脱口秀这个舞台上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存在。

50岁的她,一上来就风轻云淡地介绍自己:“我是一个50岁的新人演员,才出道。”


一种乡土的“野生感”呼之欲出

那些她曾经受过的苦,走过的路,都被编成段子,成为了一个个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故事”。


比如,
生下大女儿坐月子期间,丈夫天天跟她吵架。

被同病房的老太太骂不是人以后,男的才去医院食堂打了
4个荷包蛋,1个9毛钱。

端回来往她面前一扔,说:你一顿吃了三块多。

她回家和她妈说,
“妈,我想离婚。”“我妈说他又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有什么不能过的。”


很多人喜欢房主任,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者自己妈妈的影子。

我们的上一代父母,或者现在的很多身在农村的女性,都有类似的经历,但是她们没有话筒。

房主任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成了千万沉默女性的“嘴替”!


就这样,50多岁的房主任出圈了,以她前半生从未想过的的方式。

她用一句很调侃的话来描述自己的这段神奇经历:“绝经和出道同时到来“。

出道以后,房主任终于有勇气,结束了那段憋屈的婚姻。

开始重新出发。


但是,“人红是非多”

最近,关于她的质疑声不断出现。


有人说,她
“编造凄惨的人生”,因其婆婆早已去世,当家庭主妇的她明明是在“享清福”,认为她说的段子是假的

房主任说自己一下子被骂懵了,不过她还是专门出了视频,对这件事做了回应。

回应的要点大致如下:

1、网上说她不可能一人种家里所有的地,说她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实际上前夫干不了重体力活,她是家里唯一一个劳动力。


2、网上说前夫开水果店养全家,房主任在家里享清福,实际上她要带俩孩子,还要伺候卧床老人、种地,每天吃卖不出去的烂水果,犯愁老公在外面赌博欠债。


3、网上说她婆婆早就去世了,婆婆不让她摸新人被子的段子是编造的,实际上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公公,但讲在段子里会让观众感到疑惑,“‘为什么公公会管这种事?’当观众的思路被支出去的时候,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听段子本身的内容了。”

看完房主任这段起起伏伏的经历,不禁有些感慨。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貌似谁都很难逃过他人的放大镜。


其实,不论对人对己,

都不必揪着一些小细节不放

坦白讲,我无意为谁站台,或者专门替谁说好话。

现在网络上的信息总是真真假假,甚至不断出现反转,再反转

我一个凡夫俗子,也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很多时候,都难辨真假。


但是单就网友提出的这几点问题来说,我觉得倒不至于说是重大的人生污点,或者因此就直接否定房主任这个人了。

从私人情感上讲,我其实还挺希望房主任能在“脱口秀”这个舞台上走得更远的。

因为,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中年女性那种敢闯敢拼的劲儿。


很多女性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其实是容易进入“人生倦怠期”的。

觉得人生也就这样了,对未来也没什么期待了。

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看啥都觉得就那么回事。

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开心的事儿,也没什么值得奋斗的目标。

以后的日子就是枯燥的重复,或者无聊+愁眉苦脸的日常。

明明还很年轻,却常常有一种活人微死的感觉。

庆姨刘晓庆,之前就说过“中国女人放弃自己太早了”


所以,当50岁的房主任站在舞台上,勇敢开启自己人生新篇章的时候。

我觉得还挺给中年女性提气的。

她的出现,至少让很多受困于年龄、学历、地域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即使没有学历、即便到了50岁,即便出身小山村,也依然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人生边界,重新再出发。

我们一直在说“女性力量”,究竟啥是女性力量。

可能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讲清楚。

但是这种不放弃自己,勇敢地、坚韧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劲儿,谁说不是一种女性力量呢?

当“房主任”这样的人生样本越来越多,是不是也能让更多平凡女性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鼓励她们勇敢向前一步,把自己的人生下半场过得更尽兴?


从这种角度来说,我其实挺不希望房主任塌房的。

当然,没有人是没有瑕疵的。

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都能在TA身上找到缺点。

但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污点或者严重的错误,我觉得也不必揪着一些小细节不放。

就像有人说,房主任说的一些段子和她的人生经历并不完全相符。

“脱口秀”本身就是一个show,它可能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复制生活,必然有表演的成分。


所以,我们何必苛求一种艺术表演的真实性。

就像我们看小品、听相声,你会去追问它究竟真不真实么?

只要能打动人,能戳到你,能让你笑出来,不就证明它的价值了么?

至于它是不是100%忠于表演者的真实经历,真的重要么?

没那么重要,对吧?

所以,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儿,最好能做到“抓大放小”。

把焦点放在关键事情、主线任务上,其他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其实不必太较真儿。

这样既是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无论育儿还是育己,

其实都需要“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这件事儿,不仅适用于成人,其实也适用于养孩子。

前几天,刷到沈奕斐教授的一个视频。

她也说,只要学会“抓大放小”,你的孩子基本就不会有问题。


而一些人之所以整日惶惶不安,可能就是把方向搞反了,常常“抓小放大”。


把精力都聚焦在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上,比如今天的水没喝够量,今天的作业没有全对,跳绳还没跳够
130个

这些担心和焦虑形成的负能量很容易传染给孩子,毕竟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能量场的影响。

我很认同沈教授的这个观点。

因为,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在小事上太消耗孩子,就容易让TA丧失了向上的精气神和动力


现在无论养孩子还是做自己,我都尽量做到“抓大放小”,不让一些无畏的细节来消耗孩子和自己的能量。

1、对孩子,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每个人心中的“大”和“小”的标准可能不太一样。

对现阶段的我来说,

两个孩子还能愿意去上学,

学习之外,他们还能有自己的热爱,

能和我保持良好的沟通,

保持身心健康。

就是最重要的大事儿。


在这些基本盘之上,如果还能保持一个不错的成绩,当然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能,那就尽力就好。

2、对自己,抓主线任务,其他适当忽略

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基本每天一睁眼,就有八百件事儿等着去做。

如果每件事都特别较真儿的话,恐怕我们有八个分身——也不够用。

所以,经过多年的磨练,我现在也逐渐学会对人生“抓大放小”。

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主线任务上,其他事情学会放权或者适当忽略。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把你最在意的人和事儿照顾个八九不离十,已经是难得的幸运。

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人和事儿,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样。

如果捋不明白,那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失去什么会让你最痛苦。

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总之一句话,多看大方向,少纠结小细节。

如果总因为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人很容易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在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越走越窄,越活越累!

多看大方向,多念积极面,人会轻松敞亮很多。

想起一句话,“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见天空的蔚蓝和美丽,有人低头,看见脚下的淤泥和污浊”。

愿我们都是那个看到蔚蓝和美丽的人。

大家晚安。

先别走,文章最后还有一条直播预告

啾啾妈说:

姐妹们!8月25日(周一)中午12点到下午16点,我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妈妈等待已久的新东方比邻外教课,大家先点好预约

啾啾和呦呦一直跟着新东方比邻外教学口语,六月份啾啾也通过了PET,口语拿了卓越,和一直在上新东方的外教课有很大的关系。

马上要开学了,假期没有好好学英语以及新学期想让孩子在英语口语上高效拿结果的家长,真心建议一定要给孩子选个靠谱的外教课。

我给两个孩子选外教课,一看机构和师资,二看内容和模式,三看性价比。

  • 新东方比邻对外教要求必须是英语母语国家、且是有专业证书支撑的老师,比如TESOL证书、CELTA证书、美国纽约教师资格证等等;

  • 新东方比邻的外教课用的是原版教材ReachHigher,这跟英语教材改版后,学英语要走原版化路线是一致的;

  • 采取1v1或1v2小班教学,课后还有针对性辅导反馈,且新东方比邻外教课,是能够保证机构安全和外教资质的前提下性价比最高的,属于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接受的价格,真的非常值得尝试。

8月25日(周一)中午12点,我还会把新东方比邻的CEO乔蕾老师邀请到直播间,给大家分享新学期英语学习重点和方法,并且带来超级稀缺的秋季外教课名额

姐妹们一定要先点好预约,开学前是外教课报名高峰期,早报名早开课。



来源于:https://www.163.com/dy/article/K7BTPMRO05568K8Z.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