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0

清空爱心冰柜的老太再来后扑空了 公益资源被不当占用

8月19日,浙江湖州一位雪糕批发店主发视频称,她在店门口设立了“爱心冰柜”,免费为环卫工、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消暑冰糕。这些冰糕都是晚上关店前放入整箱,但一到早上就空了。于是她改为散装放入。当天一名环卫工人在店里乘凉时告诉店主,她凌晨4点多来想拿冰糕时已经空了。店主感到疑惑,调查监控后发现,一位老太每日凌晨2:40准时出现,将冰柜内的所有冰糕扫荡一空,动作熟练如进货。店主查证后既心寒又无奈:“公益本为传递温暖,但这样的清空让真正需要的人无物可领”。

清空爱心冰柜的老太再来后扑空了

类似的哄抢并非个例。重庆秀山的“爱心冰柜”投放仅3天,多名老人用编织袋、购物车一次性搬走十几瓶水,面对劝阻竟反问:“摆这不就是给人拿的?”导致环卫工、外卖员扑空。部分老人将公益资源视为“公共福利”,甚至有人为卖废品牟利而囤积。社会学者指出,这反映物质匮乏年代留下的“占便宜”惯性思维,与年轻群体重视规则、公平的价值观激烈碰撞。

清空爱心冰柜的老太再来后扑空了 公益资源被不当占用

这种行为导致公益成本陡增。例如,重庆爱心冰柜日均被多拿120瓶水,远超实际需求;湖州店主被迫调整策略,损失大量冰糕。社会信任也受损,多地暂停类似计划,网友嘲讽“一瓶水也值得抢”。外卖员深夜下班面对空柜只能干咽唾沫,环卫工刘师傅感叹“一瓶水背后是千万人的心意”。

清空爱心冰柜的老太再来后扑空了 公益资源被不当占用

目前,各地尝试双轨制整改。重庆试点“扫码限领一瓶”,并派驻志愿者值守;湖州店主改为白天9:00-18:00开放冰柜,并新增“每人限取2支”提示牌。秀山为户外工作者配发身份标识;学者建议社区开展公益宣讲,弥合老年群体对“精准公益”的认知差异。冰柜上还张贴标语:“您的一次多拿,可能让一位环卫工中暑”,以情感共鸣替代道德指责。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0/4874033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