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1

如何看待高校开始取消“非升即走” 新评价体系引发热议

如何看待高校开始取消“非升即走” 新评价体系引发热议。2025年7月,东部某高校青年教师李明收到人事处通知,因未完成“6年4篇SCI”的硬指标,他的副教授晋升申请被拒,聘用合同终止。就在准备搬离教师公寓时,手机弹出中国海洋大学取消“非升即走”的新闻。这条消息在学术圈引起轰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接连加入“无非升即走”阵营,一场重塑中国高等教育底层逻辑的人才制度变革正悄然启幕。

如何看待高校开始取消“非升即走”

取消“非升即走”并不意味着教师评价的终结,而是催生了更复杂的考核范式。复旦大学试点“准聘-长聘”制度,将考核周期延长至6-9年,要求教师在聘期内完成“具有学科引领性的代表作”,并通过严格的国际同行评议。这种长周期评价迫使学者放弃短平快研究,转向可能十年无果的基础理论攻关。

如何看待高校开始取消“非升即走” 新评价体系引发热议

教学权重的结构性提升也给教师带来压力。某省属高校在取消科研量化指标后,将本科教学评估占比提高至60%,要求教师年均授课320学时,相当于每周10节大课。该校青年教师王琳坦言:“现在凌晨四点改课件成常态,比写论文时更焦虑。”课堂录像、学生评教、教案抽查等精细化监控覆盖教学全流程,“教得好”比“发得好”需要付出更多隐性劳动。

如何看待高校开始取消“非升即走” 新评价体系引发热议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1/48742877.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