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4

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 财务危机引发关注

8月,大连科技学院因一封《致全体教职员工一封信》陷入舆论漩涡。信中提到,学校账户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和通知的情况下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导致7月份工资未能如期发放,开学面临停摆。尽管校方表示正在解决,并保证政府不会让学校停止运行,但天眼查数据显示,该校有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2.3亿元;另有35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35亿元。投资方“大连阳光世纪教育”及其法定代表人高小涵也官司缠身,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债权转让纠纷等。

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

面对困境,学校仍在正常招生,新生学费照收,并发布招聘计划,招聘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辅导员等42人。这起事件不仅反映出单一高校的财务危机,更揭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深层风险。

大连科技学院的巨额债务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尤其是校企不分、资本运作失范以及监管漏洞。高小涵同时担任大连科技学院和“大连阳光世纪教育”的法定代表人,这种管理层和法人身份的高度重合,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为资金挪用和风险传导提供了便利。这些商业债务可能通过以学校名义借贷、学校资产为企业提供担保或直接挪用学校资金等方式,最终转嫁到学校头上,导致学校背负沉重负担。这种结构性缺陷侵蚀了教育的公益属性,师生权益面临巨大风险。

民办高校资金监管存在显著漏洞。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强调民办学校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但在实际执行中,学费等办学资金常被挪用。例如,商丘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试行)》,建立资金监管系统,提升资金监管透明度和效率。然而,大连科技学院事件表明,多数地区缺乏如此精细化、实时化的监管手段,导致学校账户被冻结时,债务已积重难返。学费专款专用的原则形同虚设,监管滞后让风险不断累积,最终受害的是无辜的师生。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4/4875200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