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早9点,正是周末,武汉中山公园原本宁静的相亲角已经热闹非常。
这里平时聚集的都是替子女相亲的中老年群体,这天却站着一位位青春靓丽的年轻人。他们有人拿着自己的资料和来往爹爹婆婆热情交谈;有人携友而来,互相鼓劲;有人主动和身边的异性搭话交友。
如同他们身旁的牌子写的一样,“省去中间人,本人来相亲”,这是武汉青年阿彬组织的第三场单身青年组队相亲角的活动。当天有至少140多位年轻人不惧高温来到现场,活动结束后不少人自发聚餐联谊。
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年轻人不喜欢相亲”“年轻人抵触相亲角”“年轻人不爱出门交友”等说法不同,这群勇闯相亲角的“00后”“90后”展示了年轻人婚恋观的深层需求:对亲密关系的美好热望永远存在,“只是不想被push(推着、催促着)”,期望相亲形式更年轻、更多元。
公园相亲角人气颇高。图/受访者提供
【1】年轻人举着自我介绍来相亲角:“大方介绍自己,觉得OK就认识一下”
亭亭如盖的大树下,往常在中山公园的相亲角里常年聚集着这几类人群:撑一把伞,把自家儿女信息张贴在伞面的武汉市民;摆一把小桌,做公司业务推广的婚介公司;大面积张贴男女征婚资料的婚恋的“红娘”,若填信息和获取异性信息需收费。
活跃在这里的人大多数是给自家儿女找对象的中老年,这批年轻人的到来让这里人气暴增,鲜少能在相亲角看到本人的爹爹婆婆两眼放光。多位爹爹婆婆向记者表示,“这种活动好啊,相亲就得本人来,看到人比啥资料都重要!”
活动立牌。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翟先生告诉我们,他是96年的,他本来路过公园准备去旁边商场买奶茶,看这边人流涌动,就过来凑凑热闹。往那站了几分钟,就有家长和女孩子过来打招呼,他还主动加了几位女孩的微信。“正好我单身,还可以碰碰机会。感觉这种形式降低了年轻人的经济成本,比较自由。”
黄女士是主动展示自己择偶需求的女生之一,当天她也拿着自己打印的自我情况介绍来到现场。她坦言,刚开始确实有些尴尬。有人开始聊了之后,就不那么尴尬了。而且人多可以壮胆,一个人是或许不敢来。
在活动中,她收到了3次家长的询问。“我觉得家长们都挺不错的,很亲切也很直接,毕竟大家出来都是奔着脱单去的。”她笑着说,“大方介绍自己,觉得OK就认识一下,如果不想认识,大方拒绝也没关系。”
谈到对相亲形式的偏好,黄女士表示更喜欢年轻人自己组织的活动,“会比较能够接受、融入。
在热闹的现场,记者随机分别问了六七位女生和男生,均表示有意向聊的异性比较少。家长们很热情,但是合适的也不多,可能要多参加几次活动才会有更多机会。
一位第二次参加的女生说,还没遇到心动的男生,但交到了几位女性朋友。活动有意思,但组织略显简单,场地小、天气热。而且流程太自由了,对“i人”(内向者)来说还是有一点局促。
一位爹爹感慨,从没见过相亲角来这么多年轻人,已经帮儿子加了群。但他坦言,这次来的多数年轻人“条件好、要求也高”,而常来相亲角的往往年龄偏大或有某些不足。他看中了好了好多姑娘,但是自家达不到人家的择偶标准。他觉得,可能等活动影响力更大,来的家长更多,匹配度会更高。不管自家儿子成不成,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站出来相亲就已经很开心了。
【2】94年男生被网友催着建脱单社群:年轻人要的不是标签,是理解
阿彬94年,是一位国企职工。8月初,脱单受挫的他想到去公园相亲角碰碰运气。他主动向家长介绍自己,并在网上分享自己加到不少家长微信的经历。
没想到,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想参与。于是,从十几个人,到七十多人,到一百多人,相亲的队伍越来越大……
愿意相亲的人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和择偶条件展示出来。其他人可以自己来线下参加,在公园里各自互相认识。“就是大家见面,自己聊。”
主办人阿彬(右一)给家长们介绍展示出来单身青年的情况。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