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消息,周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与社交媒体平台X联手起诉苹果和OpenAI,指控这两家公司非法阻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
最初,马斯克似乎将矛头指向了这样一个现象:OpenAI的ChatGPT长期占据苹果“必备应用”排行榜首,而自家的Grok却始终未能上榜。他声称,苹果明显偏袒作为合作伙伴的OpenAI,变相排挤了其他聊天机器人竞争者。
然而,马斯克的诉讼材料透露出更深层的担忧:他不仅仅是为了提升Grok在iPhone上的下载量,更担心苹果与OpenAI的联手将彻底击碎他打造“超级应用”的梦想,而这正是他当初收购Twitter(现X)的核心目标。
面对OpenAI在聊天机器人市场中近乎压倒性的领先地位,马斯克显然感到了危机。他明确提出指控,称苹果将ChatGPT深度集成至iOS系统的协议,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与不正当竞争法。马斯克强调,这一所谓的“合谋”旨在维护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垄断地位,并通过封锁竞争对手来进一步巩固OpenAI的市场主导权。
马斯克主张,苹果对X可能借助Grok打造出足以取代智能手机的“超级应用”非常忌惮,以至于不惜与OpenAI联手,限制X和xAI的创新空间。诉状中特别援引了苹果高管艾迪·库伊(Eddy Cue)的发言,称其“公开担忧人工智能可能颠覆苹果的智能手机业务”。这种模式在部分海外市场已有先例,例如微信等超级应用早已展现出替代传统手机功能的潜力。
诉状中写道:“为了保护自身的智能手机垄断地位,苹果选择与OpenAI结盟,而OpenAI恰恰是通过抑制竞争与创新获利最多的企业,它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市场中形成垄断。”
争议的焦点不仅在于ChatGPT成为唯一与Siri及其他iPhone核心功能深度绑定的聊天机器人,诉状还指出,该协议为OpenAI(X称其已掌控至少80%的聊天机器人市场份额)提供了独家获取数十亿条用户提示的权限,这些数据可被用于训练模型,进一步强化其领先优势。
诉状称,缺乏类似的访问权限,即便是马斯克旗下的公司也难以扩大规模。这限制了竞争对手推进模型迭代、开发有竞争力产品的空间,尤其是在吸引iPhone用户摆脱原生ChatGPT功能方面。
X进一步提出,如果这一独家合作持续,苹果用户将“面临更少的选择、更有限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功能”,而苹果仍可以以垄断价格销售iPhone,OpenAI也计划“在未来四年将其‘Plus’订阅费用提高一倍”。X声称,若没有OpenAI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这一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
诉状强调:“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市场中,用户的选择应当决定产品的成败。原本应出现的激烈竞争,即各家聊天机器人努力以更优体验吸引用户,却因被告的反竞争行为而被扼杀。这种行为将市场的大部分拱手让予ChatGPT,使Grok等竞争对手无法与其公平竞争。”
而对马斯克而言,更令他焦虑的是,一旦苹果在App Store中“坚定不移地向ChatGPT倾斜”,就意味着“投资者将面临巨大风险,不愿支持任何非市场主导者的企业”。也就是说,只要与OpenAI的协议仍在,X和xAI就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资源匮乏还可能加剧大型科技公司挖走其人才的风险。
诉状总结道:“苹果的行为通过纵容OpenAI维持垄断,不仅抑制了人工智能和超级应用的发展,也阻碍了本可孵化出替代iPhone功能的创新与投资。”
X和xAI希望陪审团能够裁定,正如苹果默认搜索引擎协议巩固了谷歌的垄断一样,此次与OpenAI的独家合作也违反反垄断法,加剧了市场垄断。X寻求因销售损失及企业面临的威胁获得数十亿美元赔偿,并要求法院永久禁止该协议继续执行。
苹果的担忧:iPhone或将“过时”
这起诉讼清楚地表明,马斯克的公司正全力探索如何让Grok实现对ChatGPT的超越。诉状中指出,自OpenAI的聊天机器人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应用程序”以来,其用户数量一直呈“指数级增长”,持续吸引大量使用者。
而如今,随着深度集成至iOS系统,只有OpenAI能够接收到iPhone用户在使用Siri、苹果写作工具或相机应用时产生的提示信息。其他竞争者“不仅错失了那些未通过App Store下载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的用户提示,更因该集成机制令用户无需下载应用,而彻底失去潜在用户入口。”
X在诉状中称:“这一独家安排将持续多久,目前仍无法预测,但OpenAI的竞争对手每时每刻都在因被非法剥夺访问这些提示信息的权利而遭受持续损害。”
X和xAI主张,苹果并无正当的竞争理由为ChatGPT提供如此高度的排他性权限,并对苹果拒绝xAI将Grok接入iOS系统的请求表示强烈不满。
据称,苹果还多次驳回了xAI关于在App Store中重点展示Grok应用的请求,包括该应用最初发布时,以及近期X推出Grok“Imagine”新功能的关键节点。
除被指控“操纵App Store排名”之外,马斯克在诉讼中还指责苹果“故意延迟批准xAI对Grok应用的更新”,认为这是一种变相抑制竞争的做法。
X表示,若无这些反竞争行为,Grok和其他竞争性聊天机器人本应“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创造更多收入,进而推动整个聊天机器人领域加速创新。但苹果显然不愿看到这一局面,因为它担心更强大的Grok会助推X的超级应用战略取得成功,从而使用户更容易转向更便宜的智能手机设备,甚至在未来某一天,让iPhone彻底“过时” 。
马斯克的担忧:“超级应用”愿景或被扼杀
X和xAI在诉状中指出,OpenAI与苹果之间协议的财务结构透露出抑制人工智能创新的意图。诉状称:“OpenAI实际上免费向苹果提供ChatGPT使用权,相当于是自己掏钱促成这笔交易。”与此同时,苹果似乎也并不期待从合作中获得短期收益。
X引用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苹果将OpenAI的品牌和技术推广至其数亿台设备,这一合作所带来的价值等同于甚至超过现金支付。”简而言之,X宣称“OpenAI愿意牺牲短期利润,以换取这样的入口权限”,从而维持其市场主导地位。而苹果方面,虽未设定短期盈利目标,但计划在“OpenAI通过iPhone和其他设备将ChatGPT提示商业化之后,从中分得一部分最终利润。”
X认为,尽管缺乏即时利润,且从技术角度看并无理由阻止苹果向其他聊天机器人厂商提供类似合作,苹果仍坚持选择与OpenAI独家绑定,这一做法令人不解。诉状还称:“通过签订排他性协议,苹果实际上放弃了本可通过与多家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合作所获得的潜在利润。”其背后真正的动机,被指是苹果与OpenAI的共同目标,即全面压制竞争,巩固双方的垄断地位。
诉状坚称,X和xAI无法与这一“强势联盟”正面竞争。通过数据拆解,X指出:“2024年,Siri每日在全球接收的请求量高达15亿次”,这一数字“超过了2024年所有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提示的总和”。据称,这意味着与苹果的协议为OpenAI提供了“独家获取最多55%潜在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提示的权限”。由此产生的网络效应极其强大,尽管老牌科技公司已投入数十亿美元,目前仍没有竞争对手能够动摇ChatGPT对市场的掌控。
诉状强调:“ChatGPT在与苹果达成协议之前,就已是最大的AI聊天机器人。而自苹果与OpenAI合作以来,竞争对手几乎已失去赶超ChatGPT所需规模的一切希望。”
对X而言,一旦败诉,甚至可能意味着生存危机。诉状中写道:“由于Grok是X应用中的核心功能,Grok表现越出色,X应用的吸引力就越大。而被告方的行为使Grok无法与ChatGPT公平竞争,导致X应用,乃至X公司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受损。这已造成X用户和订阅量流失、收入与利润下滑,最终致使X的企业价值遭受侵蚀。”
法律的审视:一场定义AI时代反垄断规则的诉讼?
苹果发言人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苹果公司此前曾表示,App Store的设计旨在做到公平无偏见,并为其与OpenAI的合作进行辩护,称高管们只会与他们眼中的最佳产品合作,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OpenAI发言人则回应称:“这起最新诉讼符合马斯克持续以来的骚扰行为模式。” 马斯克曾另案起诉OpenAI,试图阻止该初创公司转型为营利性实体,称其在开发AI的过程中背离了优先考虑人类福祉的使命。
OpenAI还进一步表示,马斯克发起诉讼的真正动机,实为清除竞争障碍,助力其旗下xAI主导人工智能行业。
一些未参与本案的反垄断法律专家分析认为,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可能有助于支撑xAI的核心主张,即苹果涉嫌非法将iPhone销售与OpenAI的ChatGPT进行捆绑。但他们同时指出,苹果可能会辩称,选择与OpenAI合作是“基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商业判断”,并且苹果没有法律义务帮助其竞争对手获取市场份额。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赫尔伯特·霍文坎普(Herbert Hovenkamp)表示,苹果还可能主张,将人工智能功能集成至操作系统是出于安全或运行效率方面的考量,属于合理的技术整合。
更广泛地看,这起诉讼也可能成为美国法院首次借机审视“人工智能市场”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反垄断监管对象,以及其具体边界如何界定,这在反垄断诉讼中往往是关键争议点。
布法罗大学法学院教授克里斯蒂娜·巴瑟洛缪(Christine Bartholomew)评论称:“本案可谓‘煤矿中的金丝雀’,它将反映法院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市场本质,以及反垄断法应如何适应这一新兴领域。”(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