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27

育儿补贴正被商家“收割”?补贴未至涨价先行

近期,国家发布育儿补贴政策,旨在用“真金白银”缓解家庭养育压力。根据政策,符合条件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将从2025年起获得每年3600元的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然而,一些新手父母反映,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用品近期悄然涨价,部分产品涨幅显著。

消费者和商家对涨价问题各执一词。湖北武汉的韩女士发现她常买的奶粉价格明显上涨,珍护奶粉从每罐200元涨到260元,菁护奶粉从每罐145元涨到190元。贵州贵阳的甘女士也遇到类似情况,爱他美奶粉价格上涨了近60元。这些涨价现象并非个例,多地用户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购买记录,证明价格上涨。

对于涨价传闻,部分商家予以否认。记者走访了武汉的几家母婴门店,店员表示店内奶粉价格并无波动。海南海口一家母婴店也称,只有少数几款奶粉价格略有调整。网购平台上的某国产知名品牌客服则解释说,价格波动是因为平台促销活动结束,优惠力度变化所致。

业内人士透露,线上平台价格体系复杂,同一时段涨跌现象并存。巧合的是,此轮母婴用品调价时间与育儿补贴政策发布时段较为接近,引发了公众联想。

除了直接上调标价外,母婴用品市场还存在几种常见的“隐性涨价”方式。例如,返利缩水导致实际付款增加;促销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以及通过更换包装或优化配方推出定价更高的新品。以奶粉为例,每月多出的花费几乎抵消了育儿补贴带来的好处。

行业内部人士认为,当前母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上涨可能只是试探行为。但若市场默认接受,可能会引发更多厂商跟风提价。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可能成为涨价的理由。

针对网传母婴产品涨价的情况,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暂未接到相关投诉或举报。工作人员指出,母婴产品的价格涨跌往往是市场自发行为,很难明确其与国家育儿补贴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价格法等相关规定,市监部门有权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监管。建议消费者留意价格异动,保留购物凭证以便维权。

律师李泽超建议,主管部门应建立婴幼儿产品价格专项监测机制,重点跟踪奶粉、纸尿裤等必需品的价格走势。对借政策之机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行为,应依法从严处罚,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同时,政府可考虑给予承诺不涨价的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激励。

面对这一情况,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避免随意涨价。企业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经营。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27/48764954.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