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17

评论员谈菲船贴尾穿越我海警艇 海上碰瓷真相揭晓

评论员谈菲船贴尾穿越我海警艇 海上碰瓷真相揭晓!当27节高速航行的船只突然以47度角转向,这究竟是意外还是精心设计的“海上碰瓷”?2024年12月10日,菲律宾“尤娜扎·五月”1号艇在仁爱礁邻近海域上演了危险一幕,不仅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更暴露其“导演式挑衅”的惯用套路。中方公布的航迹图与无线电记录正在国际社会面前揭开这场危险游戏的真相。

菲3002号船27节高速下突然左转47度的操作完全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15条“避免横越他船前方”的规定。这种被称为“剃刀机动”的危险动作,与2013年俄罗斯渔船与挪威军舰相撞事件如出一辙。国际海事组织前技术顾问詹姆斯·卡特指出:“当两船距离小于3海里时,任何超过30度的转向都构成蓄意碰撞。”通过航迹图还原可见,菲方在6时39分的突然转向直接导致与中国海警21556艇刮蹭。这种违反航海常识的操作与其声称的“正常航行”形成鲜明对比。更值得注意的是,菲方船只此前已多次在仙宾礁、铁线礁等海域重复类似危险动作,形成固定侵权模式。

中国海警12节安全航速与6次无线电警告的完整记录展现的是教科书级的执法程序。而菲方船员在碰撞前30秒仍在甲板拍摄“受害”素材的行为,配合其海警指挥官“保持航线”的指令录音,彻底暴露了这场“碰瓷行动”的剧本性。对比双方执法记录可见,菲方惯用“摆拍-炒作-施压”的三部曲:先通过危险动作制造事端,再通过精心剪辑的视频博取同情,最后拉拢域外势力介入。这种操作模式在8月26日仙宾礁事件、12月4日铁线礁事件中已反复验证。而中方始终保持专业克制,水炮射击专门避开发动机舱,仅针对摄像设备实施精准处置。

事件发生恰逢美菲联合军演结束,美军“鱼鹰”运输机在巴拉望基地频繁起降的背景不容忽视。菲方选择此时升级挑衅,显然带有测试中方底线、为后续行动造势的意图。中方应对策略展现高超的政治智慧:对运送食品的“尤娜扎·五月”号放行,坚决拦截载有32吨水泥的“卡拉延”号。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明江教授分析称,这种区别对待既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5条的人道主义要求,又有效阻止菲方通过建材运输固化非法存在的企图。菲方所谓“科研船”货舱中发现的钢筋检测仪与混凝土速凝剂,更坐实了其真实目的。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17/4862068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