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20

用父母公积金还房贷是新型啃老吗 家庭资产盘活新途径

今年起,长沙、株洲、湘潭等多地推行住房公积金“家庭代际互助”政策,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的公积金账户可以合力支持同一套住房的购房需求。这一政策解决了不少年轻人的燃眉之急。例如,小张去年在长沙看中了一套小两居,首付差8万元,父母想帮忙却只能取出老家的定期存款,损失了不少利息;李女士每月还完房贷后,工资卡里只剩三千块,想给老家父母换个电梯房,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里躺着6万元却无法使用。现在,这些情况可能有所改变:小张的父母可以直接提取公积金帮他支付首付,李女士也能用自己的公积金帮父母付房款,甚至在子女还房贷时,父母的公积金能按月划扣。

这项政策背后有其现实考量。数据显示,湖南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超过1300万,但个人账户平均余额不到8万元,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年轻人首套房首付压力普遍在30%-40%,而三代同堂家庭的住房需求又集中爆发。通过将“一人一户”的公积金变成“一家多户”的互助池,实际上是在盘活沉淀的家庭资产,让公积金回归“互助共济”的初衷。

当然,政策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提取额度不能超过购房总价款或月供总额,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并且仅限于首套或改善型自住住房。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解决“住房难”的一项温暖举措。当父母的公积金不再是“死钱”,当子女的月供多了份“亲情托底”,那些关于“买房要靠自己”的硬核鸡汤,终于有了更柔软的现实注脚。

住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役。当政策把“家人”二字写进公积金的使用规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制度的优化,更是一个社会对“安居”最朴素的期待:房子不仅要买得起,更要买得暖。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20/48630923.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