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31

国安部曝光境外间谍窃密手段 警惕“官方”身份贴靠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长期关注留学人员群体。他们可能通过签证环节寻找有价值的目标,以“签证官”或其他官方身份接近目标,利用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警惕性低的特点,通过关心和提供小恩小惠等方式拉近关系,伺机策反。

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某国使馆人员以“签证审核”为由接触海归留学生郝某并保持联系。在该使馆人员的诱骗下,郝某接受了多次宴请和兼职工作,陷入对方圈套。回国后,郝某继续按对方要求潜伏于我国核心要害部门从事窃密活动。最终,郝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将驻外人员列为重点围猎对象。他们利用驻外人员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亲朋好友、内心孤独以及较强的社会交往需求等特点,进行情感拉拢和腐化。一旦驻外人员放松警惕,就可能落入陷阱,成为窃密工具。

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某驻外机构公职人员张某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某境外企业家协会成员李某。李某逐渐掌握了张某的不良嗜好,设计了一场“桃色剧本杀”,威胁张某与其合作,有偿提供大量涉密敏感信息。最终,张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受到法律严惩。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还将党政机关、军队和军工企业、国防科研院所等部门人员视为目标。他们可能在这些重点单位附近徘徊,观察出入人员,物色合适人选,以问路、请教等理由搭讪,建立联系并实施拉拢策反。

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某地国企员工张某在下班途中遇到一名外籍男子问路。张某出于好意为其指路,受对方蛊惑互留联系方式。之后,该外籍男子多次联系宴请张某,并以推动境内外相关领域合作为由请求张某提供单位内部资料,并称愿意支付咨询费。张某警觉后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反映情况。经查,该外籍男子系某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长期以虚假身份在华从事情报窃密活动。张某的举报对侦破某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奖励。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31/48674990.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