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7-31

软件巨头Figma冲刺IPO背后 资本与创新的双重胜利

Figma的IPO背后有一系列硅谷顶级风投的支持,包括A16z、红杉、Greylock和Index等。这些投资机构为Figma的上市增添了巨大价值,使得它在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与今年大多数独角兽公司不同,Figma在2025年上市时市值逆势上涨,这种表现在资本寒冬中尤为突出。

软件巨头Figma冲刺IPO背后

Figma通过这次IPO一次性释放了过去几年积累的势能,希望在最佳时机收割资本市场的红利。此前,Figma经历了多次收购风波,尤其是2022年9月Adobe宣布以20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Figma,这一消息导致Adobe股价大跌15%,整个硅谷议论纷纷。

软件巨头Figma冲刺IPO背后 资本与创新的双重胜利

Adobe的收购计划引发了反垄断调查,美国监管机构在2022年11月宣布展开调查,随后欧盟和英国也加入其中。最终,英国监管机构在2023年11月表示该收购会损害创新并影响设计师群体,Figma和Adobe于同年12月叫停了收购。尽管如此,Figma从中受益匪浅,不仅知名度和行业地位大幅提升,员工人数也增加了500人,Adobe还停止了Adobe XD产品线,减少了Figma的竞争压力。此外,Adobe支付了10亿美元的“分手费”,这比Figma之前所有融资总额还多。

软件巨头Figma冲刺IPO背后 资本与创新的双重胜利

收购案结束后,Figma迅速转向研发,推出了AI代码生成工具Figma Make,并采用了Anthropic的Claude3.7大模型,保持了技术领先地位。有趣的是,Figma的创始人迪伦·菲尔德最初并不是设计出身,而是一名计算机学生,梦想是开发开源无人机操作系统。他凭借对新技术的好奇心获得了彼得·蒂尔的20万美元创业资金,但后来转向了在线设计工具领域。

早期的Figma团队在动画和3D设计功能上投入大量精力,但在天使投资人的建议下调整了方向,强调协作和互联网精神。从2013年获得Index的种子轮到2016年正式上线,Figma不断试错,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2025年的IPO不仅是产品成功的标志,也是投资人和创始人的胜利。

Figma的成功在于其轻量化、在线协作和低门槛的理念,颠覆了老牌巨头如Adobe的商业模式。资本市场对其高度认可,但也存在隐忧,新的竞争对手Lovable正在加速追赶。未来,Figma能否守住优势,取决于其持续创新的能力以及对AI技术的应用。这场上市盛宴背后,市场竞争和技术博弈才刚刚开始。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731/4867648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