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1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开打了吗 生死较量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开打了吗 生死较量背后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每三个AI项目中,就有一个因算力不足而受阻。中国的GPU市场正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这场算力争夺战的核心是国产GPU与英伟达之间的竞争。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开打了吗

英伟达的H100芯片成本仅约3000美元,售价却高达3万美元,毛利率超过80%。2025年第一季度,其单季营收达到362亿美元,相当于比利时整个国家的GDP,占据全球98%的AI芯片市场份额。此外,英伟达通过CUDA生态锁定了全球3000万开发者,使得微软、谷歌等巨头即使被高价“薅羊毛”也只能继续使用其产品,因为更换芯片需要重写代码,成本高昂。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开打了吗 生死较量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反而加速了国产GPU的发展。2022年禁售A100,2025年H20也不再供应中国市场。为绕过限制,中国企业通过新加坡采购,尽管价格翻倍,需求仍然旺盛。这给了国内厂商机会,摩尔线程在2025年上半年募资80亿,沐曦科技融资39亿,壁仞科技准备在香港上市。然而繁荣背后也存在泡沫,寒武纪市盈率高达400倍,摩尔线程三年亏损50亿,资本市场对国产GPU既有期待也有担忧。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开打了吗 生死较量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技术封锁,中国企业采取了“算力榨取”的策略。DeepSeek开源模型使训练成本减半,腾讯和字节通过软件优化提升了国产GPU利用率。硬件方面,分布式架构成为关键。华为昇腾的万卡集群在训练精度上接近英伟达A100,性能扩展系数超过90%。摩尔线程也将夸娥智算集群从千卡升级到万卡,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1/48680437.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