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2

当中国娃在海外长大,这位妈妈发现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文化偏见无处不在

最近,很多海外华人和低龄留学家长的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了一个词,“qin qiang qiong”。这个起源于19世纪美国排华者创造的歧视性词语,近年来在互联网上频频现身。全球各地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表示,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

当中国娃在海外长大,这位妈妈发现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前段时间,一位在德国读博的学霸男孩遇到三位对他说这一歧视性语言并羞辱他的德国青年,他没有退让,以一敌三教训了对方,虽然脸上挂彩,却获得了数十万视频点赞。如何应对有歧视性的环境,并与自我相处,可能是很多在海外生活、求学的孩子必须经历的重要一课。

我家孩子四岁半时,我们带他去了德国,主要是想给他一个不那么卷的童年。去的时候他还不会德语,一年半后就得上小学。好在小孩适应能力强,一年之后他的听说已经没问题,甚至开始自己看书,我们也感到欣慰。

当中国娃在海外长大,这位妈妈发现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文化偏见无处不在

刚上一年级的一天早上,儿子吃早饭时突然问我,中国人吃饭是可以砸吧嘴,可以打嗝的吗?我一惊,莫非学校里有孩子说这样的话?但他告诉我是从书里看到的。他拿出那本《初学者礼仪》,这是柏林某出版社专门写给孩子的礼仪入门书。书中写道:“在中国,人们用筷子吃饭,砸嘴、大声打嗝、吸溜。这些行为在那里都属于完全正常的行为。”文字旁边画着猪和狗,并配文:“我想去那里!我想我的一个表弟住在那里。”

当中国娃在海外长大,这位妈妈发现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文化偏见无处不在

2019年出版的童书这样描述中国的餐桌礼仪,不可接受。我当即写了一封邮件给出版社,指出作为童书作者和发行者,不应在孩子心里种下偏见的种子,如此轻率地评判别的国家、文化。毕竟,我们都希望人类的未来生活在一个和平、和谐、充满爱的地方。出版社虽然很快回了邮件,但只是敷衍地说会去调查一下,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2/4868331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