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2

专家: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以减轻地方压力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

专家:应进一步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经济观察报就融资平台转型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他认为,“出清”这一提法的变化反映出融资平台转型不及预期,甚至相对缓慢。部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寄希望于上级政府救助。

温来成指出,目前情况下,“出清”可能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压力。地方政府对一些隐性债务负有相应责任,在转型过程中,投融资平台面临较大压力,区县及平台缺乏优质资产,融资和产业转型困难重重。

从历史角度看,融资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起解决了资金筹集难题,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但2014年预算法修订后,允许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应当退出历史舞台。

“出清”意味着融资平台需通过转型升级转变为面向市场经营的国有企业。未来可能仍有部分政策性国有企业会承担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业务。不过,这一过程可能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需要在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预计未来两三年内逐步推进。

防范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在地方政府,中央已提供了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并通过转移支付下达给地方政府,增加部分地方政府的再融资债券额度。此外,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也是化解隐性债务的重要措施。

“出清”融资平台并不意味着中央对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发生转变,而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若不解决融资平台问题,隐性债务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为防止系统性财政和金融风险发生,融资平台必须有力、有序、有效地“出清”。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2/4868372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