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4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农禅并重传统延续

7月29日,河南登封少林寺官方宣布,此前在白马寺担任20年方丈的印乐大师被任命为少林寺新住持。8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白马寺,尽管当天洛阳市气温高达38℃,寺内仍有僧人在地里劳作。有义工表示,僧人农禅并重已经很多年了,每年耕种收获的粮食会在寺院空地晾晒,多余的会分给各地香客。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进入寺院后,记者在阳光下步行几分钟就出了一头汗。寺院内的树荫下、免费茶舍、台阶上,到处都是纳凉的游客。记者发现,在一扇敞开的门后,有几条道路通向一片农田,不时有义工开着三轮车、僧人扛着铁锹进出。门口写着“游客勿入”的指示牌,一旁的义工婉拒记者采访,并表示“没什么好拍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农禅并重传统延续

据了解,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的“祖庭”,一直遵循农禅并重的祖训。每年收获季节,许多游客都能在寺院空地上看到大片晾晒的粮食,包括黄豆、玉米等。一位客堂师傅说:“僧人天天都在干农活,今天上午还去地里了。农禅并重是祖训。”不过由于干旱,今年可能发不了黄豆了。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农禅并重传统延续

一位在寺院工作多年的老义工介绍道,并非所有僧人都要去地里耕作,有的种地、有的给花草树木浇水、有的打扫卫生。寺里共有几十亩地,今年地里种的是麦子、红薯等,每年丰收时就在空地晒,供寺内僧人、义工和工作人员食用。除了粮食,寺院内的一些空地还种着蔬菜,都是寺内人自己种自己吃。她还提到,之前提出将多余粮食分给游客的就是印乐方丈。几年前黄豆大丰收,寺里收了3万多斤,方丈决定将这些黄豆包成小包,放在寺内供游客自取。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农禅并重传统延续

采访期间,记者偶遇白马寺监院妙通法师。他微笑着同义工打招呼,双手合十。记者帮工作人员抬东西后,义工也热情地分享香客们带来的零食。

资料显示,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洛阳白马寺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4/48690628.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