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09

18岁骑手考上北大护理学院 寒门学子的逆袭之路

2025年8月,山西平陆县的气温高达38℃。18岁的王佳皓刚送完一杯冰奶茶,汗水浸湿了他的“饿了么”制服。这时,手机突然震动,父亲来电告知他北大录取通知书到了。他匆匆赶回站点,在同事镜头前颤抖着撕开红色信封。当看到“大学堂”三个烫金字时,背景音里“您有新的外卖订单”的提示声仍在作响。这一刻,沾满汗渍的蓝色工装与北大金边通知书构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18岁骑手考上北大护理学院

高考结束当晚,当同龄人忙着策划毕业旅行时,王佳皓报名了驾考科目二,并注册成为外卖骑手。他平静地描述自己的工作:“一天7小时,最高纪录52单,立秋那天奶茶单爆了。”尽管网友们认为这份工作太苦,但王佳皓却感到享受:“送外卖不用一直暴晒,比爸妈在工地轻松多了。”

儿时的记忆刻在他骨子里。暑假跟着父母摘桃子装筐,再蹬三轮车到集市叫卖。如今,父母仍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这份认知让他把冰袖面罩下的奔波看作是一种幸福。得知王佳皓被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录取,网络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人惋惜他的分数应该学金融或计算机,另一些人则支持他选择北大平台。面对这些议论,王佳皓坚定地说:“不复读,到校后争取考研考博。”他深知真正的“天坑”不是专业,而是停止奔跑的双脚。

当“后高考狂欢”成为都市孩子的标配,王佳皓的选择显得与众不同。他拒绝躺平,不想让暑假浪费在玩手机上,而是通过送餐赚取自立资本。送餐让他走遍了从未踏足的平陆街巷,用电动车轮重新认识家乡。他还获得了2万元平台助学金和自行车奖励,这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在这个中国县城少年身上得到了生动的验证。外卖箱里装的不仅是奶茶,更是一个寒门学子的生存哲学。王佳皓的爆火也反衬出教育的深层危机。某重点中学调查显示,许多高中生不知父母月收入,从未做过家务。而王佳皓在送外卖第10天就悟出了职业尊严来自用心而非身份的道理。劳动不仅给了他助学金,还破除了优绩主义的傲慢。当城市家长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时,这个骑手少年用晒黑的臂膀证明,真正的起跑线是对生活永不俯视的姿态。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09/4870673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