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3

多地宣布针对带娃难发钱 托育补贴缓解育儿压力

生完小孩后谁来带、怎么带,是许多年轻家庭面临的难题。近日,四川出台规定,将给予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每人每月200元运营补助。同时,广东、江西、海南等地也向居民发放托育消费券,旨在推动托育服务普惠规范发展,提高入托率。

根据《四川省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认定及补助管理办法(试行)》,从今年8月30日起,被认定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的机构,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按照全日托在托人数和在托月数,可获得每人每月200元的运营补助,用于机构日常运转。此前,山西、北京经开区、山东日照市东港区等地也出台了类似的补贴政策。例如,山西明确独立托育机构按每名婴幼儿每月500元标准发放补贴,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的按每名婴幼儿每月300元标准发放补贴。广东惠民托育券分为托育体验券与托育消费券两大类,消费券金额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可直接抵扣托育费用。海南则根据月龄段进行补贴,0-12月龄补贴600元/月;13-24月龄补贴300元/月,25月龄及以上补贴200元/月。

近年来,多地出台政策推动托育服务行业发展。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已有1315个县(市、区)出台了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措施来降低托育服务价格。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陆杰华表示,各地托育政策密集出台释放了积极信号,政府正多措并举,降低托育服务行业运营成本,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些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托育服务行业,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入托意愿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能否真正提升入托率,还需要观察政策落地的成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政策短期可刺激家庭入托需求,倒逼机构调整服务模式,但长期效果需依赖托位供需匹配、服务质量提升等配套措施,否则入托率提升可能遭遇瓶颈。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3/48718729.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