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老少咸宜的《浪浪山小妖怪》,因为某次观影会邀请了傅首尔和苏敏,就被集体讨伐,出现大量的一星差评。
没人关心,这个活动是某社交平台发起,电影宣发充其量算是个配合转发。傅首尔不过像个怨妇般唠叨了几句自己的婚姻,曾经因为中年出走而名噪一时的苏敏,更是只说了句“猪妈妈也该走出浪浪山”,便遭遇声讨。没人关心那些话是否断章取义,没人关心这事到底跟电影有多大关联,总之,只要某些象征符号出现,便是一场恶战。
在舆论阵地另一端,几个“老登”纷纷“沦陷”。
先是作为脱口秀评委的罗永浩,被不少网友骂到破防。没人关心他曾经在节目中(至少表面上)力挺诸多女性演员,支持他们讲性别议题。当他自诩女性主义者,却遭到了部分女性背刺,终于忍不住。同时被扒的还有李诞,他被骂的原因很古早,在一档早已消失的节目中调侃柳岩的身材。原话大意为,柳岩是娱乐圈唯一看剪影就知道是谁的女人。众所周知,柳岩出道即以性感身材为标签,她在一些访谈节目中表示并不喜欢这种刻板印象,同时她也因这个标签而被观众熟知,获得更多关注。
最近卷入漩涡的是赵文瑄,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言,疑似暗指武大性骚扰纷争,借自己刮胡子后长红疹,“若是长在敏感部位,管它什么场合,势必大挠特挠,享受那搔着痒处的ecstasy(快感),绝不亏待自己!”被部分网友攻击为肥腻老登后,他更是火力全开,不仅配图回怼,还自比“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
连涉及性命的社会新闻也没能从性别争议中幸免。
近期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宣判。一对男女朋友酒后发生争执,女孩把男生踹进河里,结果导致男生溺亡。根据证词,女孩知道男生会游泳,加上觉得河水很浅,便短暂离开,后来发现男友失踪便报警,5小时后发现了男人的尸体。检方以故意杀人罪起诉,最终法院判决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5年6个月有期徒刑。这件新闻的评论中,仍然充斥着“性别视角”,不乏“歧视男人”,“男女互换斩立决”之类的争议。
我从来没想到,我们的性别竟然对立如此。无论娱乐圈还是司法界,每句话、每个行动都要被性别放大镜先审视一遍。任何话题都可以扯到男女上,一方被称为老登,另一方被称为仙女,拳拳到肉,不把对方打倒誓不罢休。男女双方都有极端者,他们的声音被不断放大:
在一些极端女权者眼中,男权社会让所有男性都有了原罪,从刻板印象到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男人的罪状,她们甚至抨击走进婚姻、让孩子冠夫姓的女性,比如papi酱,就因为晒娃的时候提到孩子小小胡,认定孩子随父姓,就被攻击“向父权妥协”“婚驴”。直到一些理智的女性主义者站出来,表示应该尊重女性的选择,这事才偃旗息鼓。但极端女权的观点仍然方兴未艾,随着近年来性别议题成为显学,矛盾愈发激烈起来。
而在一些持有极端观点的男性群体看来,这些“小仙女”简直不可饶恕。他们将一些极端女权观点进一步延伸,推向另一个逻辑死胡同。比如有个博主“别太浪”就用时下女权者的观点进行极端化推演,进行戏剧化的演绎,把极少部分女性的“双标”以爽剧泄愤的方式呈现出来。明知是MCN公司的设计,但应者云集,流量可观,也反应出这一群体的激愤。其中饰演“小仙女”的女性演员,甚至被部分男性观众视为本色出演,在评论中甚至加以指责,可见这个群体中也有不少疯魔的家伙。这种思潮直接影响了社会问题,比如山西的“订婚强奸案”,还有近期内蒙古的“婚内强奸案”,有的坚持女性在婚内无条件的“性义务”,仿佛回到了大清,有的开始用滑坡谬误来论证女性的恶意构陷。
两派的共同点,就是逐步排斥中间派,温和理性的声音都被逐步边缘化。像我这类曾经自诩女性主义者的男人,不得不谨言慎行,曾经因为写过一篇批评“全女经济”的文章,不仅被“盟友”开除,还被扣上“龟男”的帽子,最终只能闭嘴。还有一些观念相对保守的女性,甚至言行相对温和、希望跟男性和解的女性,也被斥为叛徒。总之,本该让所有人共同走向平等的、没有歧视的女性主义,却在一些激烈的声音中,逐渐退化为女权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女权,在另一端又变成反女不绝对就是龟男。男女双方的温和中间派,逐渐失去了声音,社会中的任何话题,都需要重新被性别视角审视,引发新的撕裂。
真的有必要吗?真的有那么多罪无可赦的人吗?我们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和女人,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