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25-08-19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技术钳制再现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技术钳制再现!1985年,美日《广场协议》终结了日本的半导体霸权。40年后,韩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近期,美国计划撤销对韩国的“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要求韩企对每台美国设备进口单独申请许可。从原本无需逐案申请许可证的绿色通道,到每次使用都需提交审核,这种监管收紧让韩方感到窒息。多年来,韩国半导体芯片业与美国深度捆绑,虽然可以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设备,但不能进行迭代升级。表面上,美国赋予韩国一片繁华,实际上却是残酷的技术钳制。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技术钳制再现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日本的帮助。战后,美国大力扶持日本,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强国。1972年,日本东芝、日立等企业改进美国技术,使DRAM芯片良品率反超美国。然而,1982年的哥尼斯堡事件中,日本将重要军工设备卖给苏联,引发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当时,日本的汽车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2%,半导体全球份额超过48%,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国。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在1985年对日本实施半导体贸易反制措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本芯片涨价100%。最终,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技术钳制再现

与此同时,韩国半导体产业迅速扩张。1980年代,韩国颁布“半导体工业育成计划”,三星向美国企业支付300万美元获得64K DRAM设计授权,SK海力士从德州仪器引进设备与制程。IBM在向三星出售芯片生产技术时,其背后的华尔街资本入股三星。到了1995年,日本半导体在全球的份额跌至不足十年前的一半,而韩国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跃升至30%以上。

来源于: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819/48733242.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